郑公樗散鬃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杜甫与郑虔是好朋友,郑虔这个人运气很不好,他诗、书、画“三绝”,非常有才,但安史之乱前他不受重用,安史之乱中又被叛军劫持到洛阳,安禄山给了他一个官做,他托病不去就任。安史叛乱平定后,唐肃宗却以郑虔有这段经历为由,将他贬到遥远的台州,杜甫为好朋友鸣不平,写下此诗。
关于“樗散”,出自《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庄子·人世间》:一木匠到齐国,见一高大栎树,人甚奇之,木匠却说:“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杜甫在这里是说郑虔只不过是“樗散”那样的人物,并没有政治野心,根本不会勾结叛军,是为他抱屈的意思。
如果是在乱世,流离在外也还罢了,可现在叛乱平定了,是“中兴时”,还被“严谴”就太冤了,郑公已“鬃成丝”,还能活着回来吗?正所谓“百年垂死中兴时”。
虽然杜甫忠于唐王朝,但正直的他还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坚定站在郑虔这一边的立场,还要与他在黄泉路上继续交好。“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