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研究方法怎么办?大家都知道选题有三个要素,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专业性,其实主要是指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或切入视角这几方面的东西。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其实是没有什么特殊的研究方法的。果是按照定性和定量两这两类研究方法来分的话,大部分人不会定量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研究的作者群体里,大部分人也不会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那么,大部分人会的方法是什么?是不用任何研究方法,上来就写。不会定量的方法,也不会定性的方法,这是大部分人写论文时存在的问题,更不用说弄数据、弄模型了,大部分人肯定不会,只有个别学科的少部分人会使用。再比如定性研究里面,你会做访谈吗?会使用扎根理论、民族志理论吗?会田野调查法吗?大部分人其实都不会。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大部分人写论文是谈不上方法的,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了。往前倒推十年的时间,那时的大部分期刊对研究方法的要求可能还没有这么严格,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的稿件在研究方法这里是可以过关的,一种人是会使用方法的,还有一种人什么方法也不会,但是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特别强,可以纯靠逻辑推理,弥补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这也是可以过关的。但换句话讲,大部分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是很差的,因为我们几乎就没上过逻辑课,哪怕你都博士毕业了,可能也没上过逻辑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98206/fbb8454c1e1bcf30.jpg)
在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环节,大部分人是没有保障的,因为他们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来写,没有任何的依据,你的论文为什么是三部分,而不是五部分?这三部分是怎样展开的?论文中没有任何依据,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在写,凡是凭自己感觉写的东西都存在漏洞。学术论文讲究客观性,不讲主观性,所有主观的东西都是漏洞,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就很吃亏了,怎么办呢?现在开始再让你去听逻辑课也不可能了,去学一些定量的数理模型的方法也学不了了,定性的方法我认为是有可能学的,但不需要专门的学。我们平时经常会看,有很多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的培训、会议,其实我不太赞成大家去学这些。我一贯的观点是,如果不会使用研究方法就要承认,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三五天或三五个月就能学会的,再简单的一个方法,比如民族志的方法、扎根理论的方法,学一年也不见得能学会。所以,大家不要去纠结这个问题,会定量的人去做定量,不会做定量的人,定量的东西连碰都不要碰,因为你一碰,会显得很low,编辑是能看出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98206/d078cb0323466391.jpg)
有两点我们必须要考虑的:第一点,定性的方法虽然不见得我们这能学会,但是可以用。它跟定量的方法的区别是什么?如果你不会使用定量的方法,你再学了一年半载之后,连用也用不好,但定性的方法不一样,定性的方法我们学个大概就可以用,而且不会有硬伤,不会有很明显的漏洞。所以,定性的方法有一个可学的空间,但想要把这个方法掌握得很好,也不太可能,这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第二个,实事求是的讲,如果大家写的论文,定位的是国内期刊,国内的C刊也好,北大核心也好,国内期刊对研究方法方面的要求还没有那么高。我跟很多人交流过,不管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方法,包括编辑和审稿人,真正懂某一种方法的人很少。整体而言,国内对研究方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还没有那么高。所以,关于研究方法的这两点大家要注意结合起来使用,定性的方法我们可以学一点,学得不好也不影响使用。以上是我对研究方法的一个态度,简单来说,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如果你心里过意不去,那就简单学一点定性的方法,定量的方法基本上是不可学的,除非你能三年不写论文,用三年的时间专门学习某一种方法,这是有可能学成的,但我想这不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大部分人的想法是,论文赶紧写,写的越多越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98206/5398f368e923e10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