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研修进入尾声,我开始越来越着急补落下的研修日记了。
数了一下,除了3000字的研修报告和写一篇身边的人,我大约还需要补23篇日记,至少以一天两篇的节奏才能补完。
今天是周六,难得的不用上班,老公值班,我自己一人在家正好补日记。
小寒天气,并不寒冷,望着窗外的阳光和晴朗的天空,好久没出去走走的我真想去晒晒太阳爬爬山,可是一想到要补的日记,只能赶紧断了这个念想。
终于体会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感觉了,别的同学可以休整一下,写写研修报告,回顾一下研修内容,我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一天的时间除了吃饭、读了两首诗,其余就是拿着手机和书想着怎么补日记了。
想写一篇关于《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的读后感,为此又粗略翻了一遍书,整个白天就这样过去了。
老公傍晚兴致勃勃地打来电话,说同事要替他值班,今晚可以好好回家陪我了。若在以前我肯定会欢喜雀跃,现在我犹豫不决该怎样回答,见我如此反应,他奇怪又失望“你好像不欢迎我回去?”我忐忑地说:“你还是值班吧,别欠人情,今晚我要补日记……”话音未落,我感觉电话那头的气恼似乎顺着空气传了过来。扣下电话,心里不忍,毕竟这阵我们忙的聚少离多,一起吃饭的时间都很少,难得他这一片心意,不然就好好做几个菜,陪陪老公吧,他已经很支持我的学习了。打回电话,占线,再打回去,老公回复已经回绝同事的替班了……
还是补日记吧,虽然还没理出头绪到底怎么写苏东坡,但这几天写日记,渐渐体会到每天记录的好处:梳理自己的思绪,每天与自己交流,探索内心世界,随着记录,感觉日子的充实和丰盈——尤其是看着多年前的文字,那些令人珍惜的往事历历在目,充满了温暖和感动,不由得庆幸自己当时的记录了:日记其实让我们拥有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李老师说,一切对外界事物的了解都是从了解自我开始的,写日记很重要,他自己就是受益者。当年的研修生非常感谢当年让她写日记,能够把很多东西留了下来,“好了伤疤忘了疼,但那个伤疤仍有价值,仍值得回味”。
写作和讲故事是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的技能,而写日记就是最好的训练,许多优秀的作家的创作就是从写日记开始的。
我想那些认真地坚持写日记的同学,此次研修的收获一定更多。
自己欠下的帐,迟早都是要还的。算上这一篇,我还有22篇日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