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老师的影响,估计每个人都得讲出一段故事。
而这些故事中,影响我们最大的,当然我指的是比较积极的影响,一定不是最有学识的那个。
一定是最有情怀的那个。
“情怀”这个词,听到不要误会,不是让你大谈特谈什么爱国之类的。
而是对“教师”这份职业,怀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拯救欲、真正想从内心看到一颗颗小苗能够快乐成长。
第一次在教育领域听到“情怀”二字,真的有种从鼻子里喷出来的冷气。
且不说这些娃崽有多么的调皮不省心,单单就成绩而言,在高考教育制度的今天,不就是让他们好好学习吗?
谈什么虚无缥缈的情怀,纯粹是一帮闲的没事,脱离实际教学,就想找点说法唬人的东西吧。
可渐渐的,当你不再年轻,学生也毕业了一茬又一茬。
可慢慢的,当你经历世事,见证了一些学生不同发展的时候。
才好似渐渐明白。原来,一个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有那点可怜的知识。
更是一种思维,一种学习的习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啊。
他沉默寡言,成绩中下等,可是眼神里始终透着一股不服输。
单独聊过之后,在那样的年代,我给他写过一个纸条。
大意好像是,压力,你把它背在背上,它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可你垫在脚下,它可以让你看到更远的风景。
估计是自己随手从哪里抄下来的吧。
放榜后,这个孩子意外地上线了。孩子的妈妈特地来了一趟。
她说,老师,孩子把你的那张纸条贴在了他书桌的正上方。
孩子说,他不能辜负你。
这个故事已经过去了至少八年。
在没有失去联系的那段时间里,只要有节日,他一定会用心写好自己的祝福,第一时间送上。
我很庆幸,在那个18岁少年的心里,有了积极的种子。
其实每次收到那个孩子祝福的时候,我都会惭愧的无地自容。
那个时候的我,已然年轻的一塌糊涂。
大学毕业两年,经验少的可怜。
能教给他们的知识在现在的我看来,实在也少的可怜。
可最美的风景,不是你去风景区看到的那些专门为欣赏而设的美景。
有时,反而是路边不经意的一颗小野草,一朵小野花。
不是那些景不美。
而是那些不只为欣赏你小花小草中,有一种爱的力量。
我把这种力量,称之为——情怀。
教会孩子写一道题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你能带领他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解题的方法。
教会孩子写一篇作文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你能让他懂得。
文字是一个人最真实,最真诚,最能懂你自己的伙伴。
就像一个人学琴。
不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
而是能够在自己高兴、寂寞、悲伤的时候,
找一个自己的角落,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释放、去倾听、去重新找回自己。
我庆幸
在经历了诸多世事之后
终于可以跨越工作的意义
让自己重新热爱
让自己懂得了情怀
不管是对学生
还是对自己
更是对于生活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