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亲妈妈教育-家庭篇
母女对话: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

母女对话: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

作者: 青苔居 | 来源:发表于2017-10-02 11:28 被阅读217次

    2017/10/1星期二 天气:晴

    女儿一天天成长起来。和大孩子的交往的确不同于幼儿,我们可以进行深入探讨,但也要面对青春少女的反叛与不驯。成长之路总会遭遇麻烦与困扰,如果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对话,或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题记

    长假第一天,补眠、做卫生、思考、对话:

    近来的一些思考:

    一.儿童是否具备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力,如果在还不具备理性思维能力的时候赋予完全的权力,会不会存在能力和愿望不匹配,增加行为失控的可能?而成年人的放手是否有过度的缺失?

    行为失控会造成并加重挫败感,这不利于儿童的自我认知,也不利于行为纠偏。

    二.金钱作为一种激励方式,有TA的弊端。不同的人生阶段是否有不同的成长着力点?对于让孩子体验挣钱一事,我个人一直持肯定态度,因为孩子需要体验真实的生活,不能生活于父母围起来的象牙塔。不过,近来思考的是:对于少儿,挣钱(当然是真实地劳动、真实地挣钱)应当是以体验为主还是要成为生活中的重点之一?

    三.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是否是父母的责任?过度管束或者让挣钱成为小朋友零花钱的唯一来源,同时也于实质上成为成年人管控小朋友的工具,会不会引发“饥寒起盗心”的可能?

    四.当孩子说他有了人生目标之后,无论目标在成人看来是好还是不好,能不能接受,都应当给予孩子尝试的机会、尊重他的选择。但是,孩子的这个目标,仅仅是说说而已还是努力去做了?有没有为此努力这是有巨大差异的。这个过程,特别孩子其实于实质上仅仅是说说而已,成人能够做些什么?

    母女对话: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

    对话--关于自由:

    “妈,那个时候你是怎么说动学校让我半天在家上学的?

    “因为,我当时找高主任说明了我的想法、我的打算;还有一个原因,是你的成绩一直很好,对于学校,你不会影响到学校的考核,这件事情就容易谈。”

    “喔!”

    “如果我们五年级继续留在学校,还要想要半天在家上学,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当然有!”

    “为什么?”

    “因为我四年级的成绩一直很好啊!”

    “如果半天在家上学成绩下降很厉害呢?”

    “那可能就难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想想自由是什么?你因为什么获得了半天在家上学的自由?”

    “成绩好。”

    “我到觉得成绩好只是一个表象。作为学生,努力学习,做到了这个时期你应当做的事,达成了相应的目标,所以获得了半天在家上学的自由。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不可以说自由是一种能力?有能力达成目标。”

    “嗯。”

    “我还觉得自由是一种责任,还是以这件事为例:获得了半天在家上学的自由,你也有责任做到你作为一个学生应当做的事,认真学习。做到了,继续申请半天在家上学就没问题,做不到,你不承担相应的责任,自然无法获得这种自由。

    想想自由是什么?是想干啥就干啥吗?还是说有不同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不承担责任,一定是想干嘛就干嘛,小的时候,因为父母的宠爱和养育,或者还有这种可能性,但有可能永远如此吗?”

    “不可能,长大了父母死了怎么办?”

    “是啊,长大了怎么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父母的钱都不可能供养自己一辈子,且不讲应当不应当如此了。钱用完的那一天,如果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还有想干嘛就干嘛的自由吗?”

    母女对话: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

    对话--公号和零花钱

    上周的某一天,姑娘被我坑了。

    在京东的入驻商家给她买了个书柜,到时发现有两块板断了,商家补发,这中间就耽搁了几天。补发的板收到了,却找不到书柜的安装图。想到我素有把这类A4大小纸张折好放包里,遛狗捡狗便的习惯,近来都是利用晨跑遛狗,新折的纸全装晨跑臂包里了。打开臂包找了一通,没有;上京东查商品说明,也没组装图,那晚,姝儿独自凭经验装了好久,中间装错又折了重装,费了不少精力,凌晨一点过才装完,说是累晕掉了。

    今天提起这事儿,是晚餐后散步遛狗,捡便时居然在遛狗用品提包中翻出了这张图。看到图,我忍不住大笑起来,姝儿冲我翻了个白眼。

    我笑着重提建议:“把这事儿写成文章发的公号,可以说我被我妈坑了。”装柜子的那天她就一再说我坑她,把组装图弄丢了害她累死,当时就建议她写下来。

    说到公号,想到她近来的倦怠感颇重,已无初做公号时的那种热情和积极性了。又想到这两日谈论的另一个话题:零花钱。于是,将话题转到公号上。

    “最近写公号好象没有以前积极了哈?!”

    “嗯,有点累,不太想写。”

    “为什么呢?”

    “我也不清楚,反正就是不像原来那样愿意写了。”

    “我觉得吧,在这件事上,我犯了个错,昨天小华阿姨也批评我了,这事儿,我应该向你道歉。”

    “我来牵一下暖暖吧。”女儿从我手中接过牵狗绳。

    “因为写公号停了你的零花钱,这真的不应该。当时想错了,想着给你的公号打赏,用这种方法激励你。这的确没有考虑周全,把公号变成了挣钱的工具,这会增加你的压力和焦虑,把写作的乐趣转化成了挣钱,最后挣钱成了写公号的唯一目的(这是昨晚交流时姝儿说的)。我想,这会让你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无法体会写作的乐趣。”

    “嗯。”

    “只有写了公号收到打赏才有零花钱,不写就没钱,会不会压力挺大的?”

    “是啊。“

    “这种情况如果是我,会想到一定要写,因为要挣钱,但又会有厌烦感,不想写,挺纠结的。“

    “是的,就是这样的感觉。”

    “如果公号不是挣钱的手段,有正常的零花钱,公号打赏是额外的惊喜,这样压力会不会就不那么大了?”

    其实,此刻说这话和昨天同小华交流的时候,心里想到的都是那个“老太太用钱赶走打扰她的孩子”的故事。老太太用钱将孩子玩耍的内部动机转化为挣钱这一外部动机,当她停止付钱,拿不到钱的孩子作鸟兽散,没人再去玩了;而我的作法无异于用钱将姝儿写作的内部动机转化为了挣钱这一外部动机。同时,因为写公号停掉零花钱,这实质上是对写公号的一种惩罚。

    写一篇好的公号文章费时不少,从文到图到排版,姝儿通常要用五个小时,坚持日更,难度不可谓不大,所以没能坚持下去。

    同时,又有这必要吗?特别写公号的目的即使不是仅仅,也更多是为了赚钱,而不再是为了学习、写作,这又是不是一种本末倒置呢?用这么多时间做公号——其实是为挣钱,这无疑给孩子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压力,压力过大令她厌倦、畏惧,逃避,不出奇。

    这件事情,的确处理失当,我有过失。

    “所以,关于停掉你零花钱的事,我要向你道歉,我错了,零花钱补上。”其实,零花钱白天就补了,此刻不过借此再聊聊这事儿。

    “好!以后每个月月初打给我。”

    “没问题。”

    母女对话: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

    对话--关于压力

    “不过,我还想聊聊公号的事儿。白天我们说到工作计划,公号以后每周更两篇,用比较长的时间好好写两篇,再想想有没这必要呢?”

    ……

    “这其实也会是一种压力,只不过比每天写的压力轻很多,我们是否需要给自己一定的压力呢?你觉得什么时候最愿意写。”

    “有灵感的时候。不过,并不是有了灵感就会写,有时候会有不想写的时候,即使有了灵感也不想写。”

    “那么,如果没有计划,没有压力,会不会一直不愿动笔,一直不写?”

    “会。”

    “而且,还会不会有越来越没灵感的可能?”

    ……

    “你看哈,我发现,自从写公号,你观察生活的能力强了。因为挂着写公号的事,你会注意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发现好玩的就记下来,而以前你是没那么注意观察的。”

    “是的,的确会,有些时候上课的那些段子我都会记下来。”

    “如果一点压力和要求都没有,会不会就不那么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了?而且,随着写得多,写作能力也是有提升的,注意观察加上写得顺了,有没有觉得有灵感的时候、愿意写的时候也越来越多了?”

    “好象是哈。现在是啥事儿都可以写,就是有时候不想写。”

    “所以,是否需要给到自己一点压力呢?压力这东西,太强,会把人压塌,比如要求你每天写,刚开始还好,写得短,而且有旧文章可以用。后来写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好,但压力也越来越大,每天时间不够用,就会有厌烦的时候。”

    “是的,写一篇公号好累,天天写会有点烦。”

    “如果我们一点压力没有,想写就写,想不写就不写,又会不会就完全不写了?”

    “肯定会的。”

    “如果列出计划每周写两篇,因为要写这两篇,是不是也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那些小事情、小细节,然后注意收集起来,为了我们的公号?”

    “嗯,这样肯定会。”

    “当然,也不限于两篇,什么时候有灵感了,想写的时候就可以写,只是两篇是一定要达成的目标。同时,计划要具可执行性,要细化到具体的那一天。”

    “好,其实我现在每天都有记日记。”

    “从这个角度讲,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成我们的动力,帮助我们做得更好。就好像我们昨天聊到使用记账软件一样。记账的目的不是为了挑毛病,而是利用一些工具帮助我们达成目标,让我们有机会审视自己用钱的状况,控制自己过度的消费欲望,学会更理性地消费。我们的工作计划也是这样一类工具,帮助我们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完成工作。”

    母女对话: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

    对话—关于目标

    接下来,是围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话题,针对的是今天没能完成,并且肯定完不成的工作计划。

    仔细思考了一段时间,为什么大多孩子的工作计划都难以落地?能制定,却缺乏主动性,如果没有外界敦促,很难完成,即使做也颇为勉强。

    这两天和孩子聊天,突然想到,大多孩子都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到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小到上哪儿的学校,读什么样的书,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都是按照父母的安排前行。于孩子自己,实质上是茫然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和能够做些什么。即使做出工作计划,也不过因为惯性,因为父母老师的要求,和做填空题一般填满每一天的各个时间段。但这种填满不过是表面上的东西,缺乏内部动力,所以执行无力。

    姝儿也有同样问题,表面看上去时间安排满满,行动却有如提线木偶。

    昨天,我们聊到一个话题:“你想做什么样的人?长大以后做些什么?尝试着去想一下。”

    “想不出来,我真的不知道。”

    “想不到的话,先来想想现阶段,你还愿意读书吗?想读大学吗?”

    “愿意。”

    “想到哪儿读书?”

    “其实我想去美国读大学,甚至到美国读高中。”

    “那么,可不可以把到美国读高中、读大学当作我们目前的一个目标?”

    “可以。”

    “那么首先要完成的,是不是到美国读高中?只有完成高中学业,才谈得上大学。”

    “是的。”

    如果到美国读高中,你还有几年时间?”

    “三年,我现在初一。”

    “好,如果到美国读高中,你需要一些什么?”

    “钱。”

    “钱是妈妈的责任,你不用考虑,想想你需要具备一些怎样的能力?”

    “英语要好,还要考试。”

    “英语要好到哪一种水平,需要考一些什么样的试?”

    “我不知道唉!”

    “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我们可以去查,你还可以请小华阿姨帮你查一下美国的学校。但至少,英语要好,要考试是肯定的,那也就是我们目前需要学习。”

    “是的。”

    “做一个例子,以你现在用的《加州教材》为例,G6是美国小学毕业生的水平,你现在用的是G3,考美国高中,英语水平会不会需要更高?要学美国的中学教材。那么,我们需要在这三年时间学完几本教材?平均到每一年,需要学几本?一本还是两本?那么,细到每一个月,每一个星期,是不是都可以基于这个目标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可以试一下。”

    母女对话: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

    对话--关于缺点

    原说今天做计划,但今天的时间用来做家务了。上午,俩人一边收拾整理屋子洗衣做饭一边聊天;下午,尝试着写出缺点,再来一条条思考改进方法,需要谁的和怎样的帮助。

    列出缺点不是为了打击和羞辱,是为了明确改进目标。

    其中一条,女儿说自己不太能接受批评,我提示她想想我们上一节语文课的内容:分辨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批评是一种否定,否定会带来不快,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但要想想,正常的批评者批评的是这件事,而非否定你这个人,不是对你这个人进行价值判断和人身攻击,针对的是他所批评的这件事。分清楚这个,会帮助我们冷静下来,思考对方说得对不对。

    “但他是对这件事进行价值判断啊!”

    “但针对的是事,而不是你这个人,对吗?”

    “是。”

    “对事进行价值判断,我觉得没问题呀,对事不对人就是这个意思嘛!”

    ……

    “如果事的确做错了,指出来,也不代表就是否定你这个人,对不对?如果对方说得不对,我们当然可以据理力争;如果做错了,承认错误是一种勇气,不是自我否定,而是帮助我们改进。”

    “嗯。但我心里还是会有一些不舒服。”

    “这是正常的,而且可能还是很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包括愧疚,不好意思,恼羞成怒,情绪上来人都很难保持理智。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技巧来帮助自己,还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同时,有机会也可以进行一些练习。”

    “小华阿姨给我说,想发脾气了要努力克制。”

    “也可以试试深呼吸,告诉自己要冷静,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独处,听听音乐、打打游戏什么的。”

    “就是放松一下嘛。”

    “是的,也可以直接告诉对方,‘我现在情绪不太好,我想一个人安静一会儿,暂时不要打扰我。’我想,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的。比如前天晚上我们吵架了,你不想和我一个房间,你就可以说出来,想一个人单独待会儿。”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对话能够帮到孩子多少,但至少,可以促使她和我都去思考,思考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然后把目标化作行动,在此基础上制定计划,再尝试着把计划细分到年、月、周、日,做出最终的时间安排表,并相互敦促着执行。

    或者,这样的工作计划更有可执行性,更具执行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母女对话: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gz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