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育才法则(P25-27)
为什么无印良品会进行这样的调动呢?那是因为调动决定了八成的人才培养。一旦实现了适材适所,员工就会快速成长。
以前人们还会重视“一心投身财务工作三十年”这样的经验,但现在已经不尽然。甚至有人开始争论,到底应该成为通才(拥有各种领域知识和能力的人)还是专才(专家)。
我认为应该两者兼备。既是专才,也是通才。可是,知识能了范围大而浅薄的通才是行不通的。最理想的通才是将两种不同的工作作为本职,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只钻研单独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这样的专才乍一看似乎很能干,可实际上他只会考虑自己部门的问题,最终变成一个次优主义的员工。
我总是把次优和全优挂在嘴边。
简单来说,只追求部分利益就是次优,考虑总体利益就是全优。无论堆积多少次优,都不会变成全优。当然若连次优都无法考虑,员工就无法成长,只是所谓的“福”智能通过全优来实现。企业里的部门和团队,必须时刻带着全优的想法展开行动。
而为了考虑全优,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拥有“多个视角”。
通过岗位调动转移到别的部门,就能得到从外部审视之前部门的机会。
例如销售部的员工有可能会产生“因为自己把商品卖出去了,公司才得以生存”的想法。但那只是片面的设想。因为有了商品部,公司才有商品可卖,而制造商品又必须由负责确保品质的品检部门发挥作用。
这样的观点虽然理所当然,可是一旦在单一部门工作时间过长,也很容易将其忽略。那样一来,无论再怎么对员工耳提面命“要拥有全优观念”也没有用。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调动来改变员工所处的环境。
无印良品有一个基本观念,就是让所有人进入公司的员工一直工作到退休。为了培育生在无印,长在无印的员工,那样的政策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每个员工都有能力之差。可是在前一个部门表现不佳的员工,或许在别的部门就能大放光彩。作为一个企业,绝不能断绝了那样的可能性。并且尽可能发掘出员工的所有可能性,也是企业的职责所在。
只要让调动发挥其最大作用。就能让所有员工得倒成长,也能让他们产生为公司长久工作的想法。
说到底,那不是对员工和企业都十分有益的事情嘛。
岗位轮换制度。培养员工的全优观念。
3-5年开始调动员工一次岗位,为的是培养全优。
通才(全优)拥有各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将两种不同的工作作为本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专才(次优)在一个领域钻研(只会考虑自己部门的问题)
全优就是要有多个视角来看待一件事情
哪几个角度来看待事情(平面部负责人)
1.客户角度考虑他想要的设计
2.公司角度考虑产能(利益最大化)
3.部门负责人(时间进度、)
4.设计师
5.公司角度战略
认识到自己现在的状态,树立自己往全优发展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