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态诗意爱护环境时评当下
洞庭湖300万棵杨树的种与伐,是掠夺生态的罪与罚

洞庭湖300万棵杨树的种与伐,是掠夺生态的罪与罚

作者: 辉声辉色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22:42 被阅读13次

    近300万根欧美黑杨倒下了。2017年12月31日,这是中央环保督察要求湖南全部清理洞庭湖湿地9万多亩欧美黑杨的“大限”。根据《经济参考报》记者对洞庭湖区一线砍伐现场的了解,以及湖南省环保厅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洞庭湖核心保护区欧美黑杨已经提前全部砍伐。(1月2日《经济参考报》)

    顾名思义,欧美黑杨是地地道道的外来物种。作为造纸用材,它的优点无疑非常突出,并且非常适合在水边种植。据了解,“它生长快,高大挺拔,林木蓄积量多,每年洞庭湖涨水时,如果树梢被淹不超过一周,就不会淹死,生命力超过本土任何树种。”但是对于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洞庭湖而言,它却称得上是来者不善的入侵者和破坏者。

    原来,欧美黑杨外号“湿地抽水机”。黑杨进、湿地退,不同于在荒漠地区搞绿化,它在湖区湿地的大面积种植,如同围湖造田一样,虽然换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是另一方面,却对作为我国首批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7大湿地之一、被称为全球不可多得的巨大的物种基因宝库的洞庭湖湿地,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给整个湿地环境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甚至形成了“树下不长草,树上不落鸟”的严峻局面。正因为如此,欧美黑杨在洞庭湖水域的泛滥和侵害,又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作“杨癫疯”。

    这一切,恐怕是当初那些欧美黑杨的大规模引进者、种植者,特别是曾经力推“林纸一体化”经济模式,以行政命令方式,采取下任务、压指标甚至直接出资奖励和广泛宣传鼓励等手段,大力推动欧美黑杨种植生产的政府部门及决策者们所没有想到也从未考虑过的问题。

    确实,这在当年那个追求GDP、经济利益至上的时代环境下,也许是非常正常的决定和选择了。然而,没想到收之桑榆却失之东隅。时至今日,大兴黑杨种植和造纸产业在收获了“三瓜俩枣”的同时,它给洞庭湖水域、湿地带来的一系列生态恶果开始逐渐显现。对此,中央环保督察组一针见血地指出,“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问题严峻。”“与2013年相比,2016年洞庭湖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从36.4%下降为零,出口断面总磷浓度升幅97.9%,形势不容乐观。”

    其实,人们常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并没有错,但并不是“抽水种树”这种“吃法”,这与竭泽而渔灭绝式捕捞又有什么区别?关键是要因地制宜,走生态发展、绿色产业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靠生态吃生态”才更恰当。例如,就在当地沅江市,近年来依托湿地大量芦苇资源,大力发展芦苇精加工,做强芦笋产业链,既不破坏生态,又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这不也是一种有益的启示吗?

    尽管目前在中央环保督察组的严令之下,洞庭湖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杨树已全部清理到位,湿地生态恢复在望,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英明和果断的决定,可谓力挽狂澜、斩草除根。可是,这300万棵杨树的“一刀切”砍伐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多年来湖区生态的严重损毁,又该由谁来担责和埋单?

    300万棵黑杨的种与伐,是掠夺生态的罪与罚;300万棵黑杨先种后砍,也不是一场轻松的闹剧。300万棵树不能白砍,这一种一砍、湿地变森林的巨大教训,应当值得吸取和谨记。它告诉人们,尤其是各级决策者,在任何时候谋发展、做决定,都不能罔顾生态影响与后果,都不能只算经济账而不算生态账,那样最终只会得不偿失、追悔莫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文心剑胆:逢山造路,遇水搭桥。对与错,也要看当下需求。跳过错误的父辈,直接生不出正确的孙辈。孙子需要生活环境的高质量,忽略不得父亲当初怎样填饱肚子。

      本文标题:洞庭湖300万棵杨树的种与伐,是掠夺生态的罪与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kc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