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天,好像超越了一个极限之后又恢复过来,又活蹦乱跳地可以玩了。其实差不多就走了一上午,车上休息一下觉得很有写东西的欲望。
今天天气仍旧很好,意大利阳光倾城。台伯河并不大,阳光下水色清淩。之前因为江南的《荆棘王座》,我看到他写的台伯河流经教皇居住的翡冷翠,便误以为翡冷翠是梵蒂冈,后来才发现翡冷翠是佛罗伦萨。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梵蒂冈真有意思,真的就这么大,走几步就进入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而几步开外则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确壮观,内部装饰也很精美,跟巴黎圣母院比起来内部似乎要稍微亮堂一点,少了一点阴森感,多了庄严。
哀悼基督像隔得远,看不分明。大大的华盖后面是教皇加冕时才能坐的高高的皇座,皇座背后有神圣的金色光圈。其实我偷偷想了想,教皇大概会在其他人进入教堂之前就想办法坐上去,因为坐上去的姿势不会太雅观吧。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高高的穹顶好像最顶端还有壁画,从圆孔中可以看到,好像看到了天堂。看着穹顶,的确会有肃然起敬之感,不由想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离开梵蒂冈之后,开始在罗马老城中走。真是三步一教堂,五步一喷泉,还有埃及的方尖碑,我都怀疑埃及被搬空了。
四河喷泉雕刻得确实精致,不过代表亚洲的河流竟然是恒河,叫我们中国人有一点不忿。代表非洲的尼罗河人像盖住了头,地陪说是因为当时欧洲人还没有搞清楚尼罗河源头在哪里,就把他的头盖起来以示神秘。代表欧洲的则是多瑙河,可见多瑙河的重要地位。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万神殿里的大圆顶真的很壮观。里面改建成教堂之后毫无违和感,不过看不出原先供奉罗马诸神的样子了。我摸过两千年的青铜门和四千年的石柱,岁月几乎没有在上面留下太明显的印记,但时光确实匆匆而过,看不清当年模样。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在许愿池许了愿,三个愿望,一个是固定的希望能重返罗马,另外两个愿望我有点贪心,不太好意思写下来,便叫它先藏在风中阳光中,如果愿望成真,再写下来算作还愿。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在许愿池边所谓的百年老店吃了一块披萨,正宗的意大利披萨。大概因为不是刚做出来的缘故,口感只能说一般。然后与阳分吃了一个冰淇淋,大冬天吃冰淇淋也不感到冷,罗马的阳光有多热烈就可见一斑了。天气预报显示的最高温是12℃,但体感温度应该会再高一点。我们一致认为这个冰淇淋口感很不错。姐妹俩的影子落在可能也有两千年的石块路上。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沿着帝国大道,一路都是古罗马的废墟。石头建筑就是这点好,比较容易保留下来。海鸥和鸽子穿行期间,忍不住想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虽然我们看到的有些说不定就是古罗马时代的寻常百姓家,但是那种岁月变迁的沧桑感挥之不去。尤其在这样毫无保留的阳光里,两边画画或弹唱的街头艺人把周边衬得生气勃勃,略下沉的废墟里青草正盛,恰有“城春草木深”的意境。什么“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什么“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就一股脑儿地在脑海里冒出来。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我们没有爬上古罗马斗兽场去,只看了看外围。就是各种明信片风景照上那样,因为天很蓝,草很绿,不用滤镜不用p图,就是原汁原味的样子。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其他凯旋门的鼻祖。它倒不是很大,不过寓意真的很好,大概所有以军功自傲的君王都没法忍住不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凯旋门。太阳出现在凯旋门的一角,正好一只海鸥飞入视线,仿佛就是从太阳里飞出来,把胜利的消息带向人间。
辞旧迎新在欧罗巴(九)离开罗马之后,我们又要从意大利南部回到意大利北部去,明天从米兰飞回北京。
回家之后再把前几天的游记整理整理,扩充扩充吧,还有一些零散的对欧洲的印象也留给北京时间2月9日的我。
现在,中欧标准时间2月7日下午五点二十分,北京时间2月8日凌晨零点二十分,我已归心似箭,却又流连忘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