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周日晴天
自古以来,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皇帝不用早朝,军队百官也放假,边塞闭关商旅停业,有文化有地位的人要在这一天修身养性,普通老百姓要走亲访友联络感情。民间除了吃饺子,还有有赠鞋,送袜履的习俗。
今晚童光的几位老师就收到了学生送来的浓浓暖意,晚上来参加“童光大语文自然素养课”的涵同学,一进门就递个大汉堡。
曾经觉得冬日的夜很长,冬日的夜很冷,此刻,冬日的夜也变得温暖可爱。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张仲景肯定想不到当初为了给穷人治冻耳朵的药膳,竟然成了现在特别受欢迎的美食。更想不到,几千年后有个叫“童光之家”的教育机构会就二十四节气开设专门的大语文素养课。童光的老师也没有料想到,原来那么多孩子喜欢饺子。也许孩子们只想参加最后制作饺子的环节,可是我想他一定记住了饺子的由来,饺子原来是叫“娇耳”。
换上了小书童的装扮,一起穿越时空,过一次传统的冬至。从数九歌手语舞开始,伸伸胳膊动动手,趣味互动,快速进入欢快的学习氛围。
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到冬至知识。同学们了解到由于地球的自传和太阳的公转,古人用土圭测量正午太阳的影子长短,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通过老师讲解冬至三候,了解到冬至气候特点。孩子们很多就记住了“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后水泉动。”各小组抢着回答,低年级的同学最积极。
同学们全面了解了冬至的由来、习俗、养生等方面的知识。而后老师带领同学学习“冬”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了解聪明的古人是如何根据天气等特点造字,也让同学们更深入了解“冬的含义——终也,万物收藏也。”
从古汉字到古诗,一起修身养性。学习杜甫的《冬至》,了解的杜甫的生平,听老师讲解杜甫的沉郁顿挫的诗风,一起读读背背,仿佛也跟着杜甫穿越回了唐代,看到了漫天的大雪, 拄着藜杖站立在丹枫红岩之上,遥望宫门,思民思君思天下。
九九消寒图,将同学们拉了回来。晴为红,阴为黑,雨为蓝,风为黄,落雪为白。明天是冬至,一九的第一天。同学们可以动起手来啦。
家长可以让孩子比划一下数九歌的手语舞,问问孩子关于冬至的习俗,再让孩子说说几个古汉字的造字由来,还可以让他背背杜甫的《冬至》,看看孩子这节课,除了饺子,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
每个孩子都发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设计了课后作业。大家根据孩子的课业时间,自主安排。作文写完可以发到群里,会有老师点评批改。
晚了,休息吧。
对了,明天是白天最短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