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无辙迹”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二辑
作者:雪漠(xue mo)
“善行无辙迹”,善于行走的人是不会留下痕迹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做事的人没有做事之相,大智者也看不出智慧。只有不会做事的人才会咋咋呼呼,显示出自己在做事,真正会做事的人,不动声色就会完成很多事情。我身边有很多人都是这样,他们看起来其貌不扬,实际上很有智慧,不知不觉中就做成了很多大事。这就是“善行无辙迹”。“辙迹”就是车轮在地下压出的印子。
过去的车是木头做的,有两个巨大的轮子,由马或牛拉着走,有时人们还会让驴或骡子来拉车。
这种习俗在上千年后的西部仍然可以见到,我的父亲过去就是村里的车夫。他经常赶着马车去很远的地方拉煤,或者卖蒜薹等等。那时,我们村里的路都是土路,车子开过之后,地上会浮起厚厚的一层溏土。这种土很细,很轻,会流动,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用它来做游戏——首先在溏土上撒一泡尿,松松的溏土就会变成软软的泥,我们就玩那摊软泥。小时候,我们称之为玩土窝窝。现在的孩子也许不会玩这种游戏,因为大人会告诉他们这样不卫生,他们有更加先进、更加新鲜的玩具,还可以打网络游戏,所以,很多孩子都远离了自然。我们过去的很多乐趣,他们是不可能有了,当然,大自然也在人类的干预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古时候也有这种溏土,马车轰隆隆地驶过去,溏土就会像雾气一样充满空间,过一阵,它才会慢慢地落下来,所以很容易会把经过的人弄得灰头土脸。皇帝出行时,人们就会用黄土铺街,把路弄平,还会用净水撒路,这样就不会尘土飞扬。否则,就连皇帝都会灰头土脸、狼狈不堪。你也许看过一些电视剧,里面有过去的达官贵人坐车的镜头。所谓的坐车,其实不是“坐”,而是站。孔夫子就是站在车上周游列国的,打仗时,士兵们也是站在车上。车的外面没有任何遮挡,溏土会直接扑到人的身上,后来经过改良,才有了遮挡。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列国没有统一的制度,各地马车的大小也不一样,因此车道有宽有窄,各国之间驾驶马车往来,坐车的人和驾车的人都非常辛苦。因为,当时没有橡胶轮胎,车轮都是木头做的,行走在起伏不平的车道上,就会非常颠簸。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统一了车道的宽度——每辆车子的两个车轮之间一律改为六尺,那么每辆车子的辙迹都会差不多,车子走起来就方便多了。这就是“车同轨”。当时用石板铺路的不多,很多道路都是土路,车轮反复碾压之后,路上就会形成两条与车轮宽度相同的辙印。只要让车轮一直行驶在硬地车道上,车子就会非常平稳,拉车的牲口也可以节省很多力气,还可以减少道路对车轮的磨损,有利于长途运输。所以,善于驾车的人,会走在已经形成的硬车道上,这时他就不会留下自己的辙迹。换句话说,善于行走的人懂得给自已减少障碍。
做大事的人都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树大招风——当你过于招摇、过于张扬地做事时,往往会招来别人的反感,乃至障碍。所以,如果别人发现你很能干,你其实就已经失败了。真正会做事的人不需要别人歌功颂德,只希望能静静地、顺利地、没有障碍地把事情做好。只有做小事的人才会咋咋呼呼,唯恐别人不知道他做了什么。所以,善行者无辙迹。
你一定要注意,做大事的时候,必须避免别人的嫉妒和破坏。因为,能坏大事者,往往是身边的人。
所谓的身边人,不仅仅是跟你待在一起的人,也是和你一起长大,知道你的底细和过去的人。他们往往会嫉妒你,觉得你过去也不怎么样,至少和自己差不多,凭什么现在你这么成功,自己却这么潦倒——有些人也不一定潦倒,但他仍然会看不惯你的成功,下意识地想要超过你,想要做群体中最优秀的那个人,受不了你比他过得更好。所以,离得远的人一般不会互相嫉妒,比如上海人不会嫉妒广州人,广州人不会嫉妒新疆人,但上海人会嫉妒上海人,广州人会嫉妒广州人,新疆人也会嫉妒新疆人。同一个村子的人更容易互相嫉妒,同班同学也是这样。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同门相残的故事。比如庞涓和孙膑。他们是同门师兄弟,曾经感情非常好,但两人同为魏王的臣子,同样受到魏王的器重之后,庞涓就开始嫉怕孙膑,后来还把他害成残废。后来,有人把庞涓的阴谋告诉孙膑,孙膑才逃往齐国,在齐国与魏国的一次大战中,施计射杀了庞涓,大败魏国。李斯和韩非子之间也是这样,但韩非子没有逃过大难,死于非命。当然,导致韩非子之死的原因还有很多,李斯的嫉妒只是其中之一。我在《无死的金刚心》中也写过一对同门师兄弟——琼波浪觉和班马朗。他们俩的关系有点像孙膑和庞涓。因为,琼波浪觉最初非常信任班马朗,但班马朗出于嫉妒老是像影子一样跟着琼波浪觉,处处设置障碍,处处使绊子。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嫉妒。当然,小人的嫉妒并没有摧毁圣者,反而成就了圣者的伟大。所以,有人嫉妒也不要紧,这至少说明你不是庸才。
不过,如果你能像老子说的那样,做到“善行无辙迹”——做事不要有太大的动静,不要总是让人觉得你在虚张声势、夸夸其谈、好大喜功——就不会有人嫉妒你,不会有人破坏你的事情,也不会有人迫害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