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你……走了就努力出息些!”
这是我20周岁要离开家乡时,父亲对我说的最为平常、深重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分量、力量如山脉托举着我的灰暗和未来,让我青春的茫然仿佛走不出的荒野般,直到米切尔把我带往那些神圣的文学著作前,并帮我将一扇完全不一样的大门推开一条露着光的缝。
我上大学时,父亲骑摩托车送我到大坪坐车。临行前,父亲有点哽咽说不出话来,没等车子发动,他赶紧转过身往回走。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父亲内心的脆弱。
这么多年,我和他很少交流,他不懂我在单位做的事情,我也没时间了解他这么多年的历程。
近两年我拿过几次奖励,听母亲说,你父亲一定要把那几张奖励纸贴在客厅墙上,让我想到读书时贴在墙上的奖状。如果那样能让他觉得自豪一点,我竟然有了强烈的名利之心,希望每年都有奖励,能够每年都让他有开心,尽管自己不是那种争名逐利之人。
我让他到我这边过来看看,他总说没时间,家里走不开。他想做太多的事,想挣更多的钱,也许他有自己的理想,只是彼此都不知晓。
他希望我在单位踏实努力,干到退休,就把家好好安在大城市吧,到底脱离了田地,不用那么辛苦。
村里人对他说,你好有福气,儿子去了大城市,你就享福吧。我很惭愧,这么多年没让他享到福,没能减轻他内心的负担。
很多时候,连好听的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心里懂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