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书评
《美食与文明》在帝国视角下,饮食带来的区隔与身份认同

《美食与文明》在帝国视角下,饮食带来的区隔与身份认同

作者: 阅是喵 | 来源:发表于2021-04-04 15:27 被阅读0次

    《礼记》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类追求美食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农耕文明出现以前,人类就不再以生食为生,学会了烹饪。烹饪这种人类特有且对人类非常重要的技能,不仅满足了我们生存的需求,更塑造和影响了我们的文明与帝国。

    在《美食与文明》中,作者讲述了世界上主要饮食的兴衰历史,阐述了军队、传教士和商人是如何跨越山海和政治边界,将美食传播到其他帝国的;而帝国又是如何反过来影响饮食、改造饮食的。即便你对这些不感兴趣,只是看看作者所列的各个帝国不同时期的典型“菜谱”,就足以让你对这些曾在各个帝国和文化中盛行的饮食,产生巨大的想象和兴趣。

    这本书荣获2014年度国际烹饪专业协会最佳烹饪史图书奖,作者蕾切尔·劳丹是伦敦大学学院历史和科学哲学博士,先后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匹兹堡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夏威夷大学任教,目前的研究方向是食物的历史和政治。

    《美食与文明》从史学这个宏大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帝国与饮食相互影响,以及邻国如何借鉴或效仿这些帝国饮食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在文明与帝国的视角下,统治者如何用美食在不同阶层之间建立区隔与身份认同的,饮食是如何在不同帝国之间传播的,以及饮食哲学如何影响帝国的文明、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信仰。

    从帝国的视角出发,“民以食为天”这句看似简单,人人耳熟能详的俗语背后,可能暗藏着很多深意。这句话出自著名的说客郦食其,他在给刘邦献计时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如果我们放弃重要的粮仓将其拱手让给敌人,这对战争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希望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当时的重要粮仓),一定会改变目前不利的局势。”刘邦依计而行,最终取得了胜利。可见,食不光可以解决人们温饱的问题,它更关乎一个帝国的生死存亡,也是一个帝国治理和统治百姓的有力工具。

    作者认为,公共秩序,更确切地说,公共道德的建立,取决于一个国家能否提供足够的食物。正如管仲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而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这就像是房子的四个栋梁,缺乏这四个栋梁,国家就很危险了。

    所以,对帝国的统治者来说,确保食物的充足,是国家稳定的根基,也是帝国发展与壮大的先决条件。

    当然,对于统治者来说,饮食的作用还不仅止于此。利用饮食,统治者们还能建立起帝国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区隔与身份认同。

    一方面,饮食分裂成了不同的次级饮食,分别针对权力阶层和穷人,城镇和乡村,定居人口和游牧民族。以面粉供应为例,白面供给高级饮食,粗粒小麦粉供给特殊场合,全麦面粉供给城市里的穷人,余下的糠麸则给动物吃。因此,一个人的社会等级越高,能吃到的粮食就越珍贵,面包或米饭也就越白。

    由此,饮食在不同的阶层之间建立起了区隔,高等级的饮食成为一个社会的必须。人们相信吃精心烹制的高雅食物能够让人身体强健,德才兼备。而在为权力营造光环方面,高级饮食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豪华的宫殿、高耸的金字塔、紫色的亚麻和雅致的丝绸。

    另一方面,由于物质资源的匮乏和饮食资源的有限,禁止某些特定的食物、烹饪方式或者进食方式,就可以起到建立身份认同的作用。例如,在大型祭祀仪式之后,什么样的人可以分得什么样的食物,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此时,仅仅是谁能吃到肉这一点,对这个人来说就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场场祭祀仪式上食物的备制、一次次宴会、一桌桌菜肴……这些宴饮所表现出的维度就更为丰富,饮食的意义也就发生了变化,从吃什么、谁来种植、食物怎么做、怎么吃、谁来烹饪等一系列问题中,可以一窥帝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历史发展,确实别有一番风味,如同是一部别样的“舌尖上的历史。”

    在作者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饮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少食物研究学者认为饮食领域内那些曾经的规则已经消亡,随之而来的是截然不同的各种饮食,以及这些饮食赋予的身份认同的消失。

    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食物赋予的身份认同感从未消失,只是可能变得没有那么强烈。比如,过去的暴发户要显摆自己有钱有身份,一定会非常凡尔赛的说昨晚在饭桌上拿鱼翅漱口呢;而一些低脂、低碳水、轻加工的轻食代餐,如今被倡导健康饮食的人与减肥达人视为圭臬。所以我认为,饮食所带来的身份认同不会消失,但可能会出现与过往不同的表现形式。

    论吃这件事,中华民族应该从来就没有输过。什么季节应该吃什么食物,什么节气应该什么食物,什么庆典应该吃什么食物,都有着流传千古的习俗和讲究。粽子、油条、月饼、饺子、东坡肉、毛血旺、夫妻肺片、腊八粥、叫花鸡、佛跳墙……这些你所熟悉的饮食,每一个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因此,这些食物才能如中华民族一般得以长长久久地延续下来。而在《美食与文明》中我们不难发现,帝国与饮食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饮食与我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系,与我们的健康和疾病,与我们的伦理和宗教信仰都息息相关,可以说,食,在人类社会,从来就不仅仅是“吃”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食与文明》在帝国视角下,饮食带来的区隔与身份认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rl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