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意思的文章读书谈写作
从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看现代小说的时间性问题

从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看现代小说的时间性问题

作者: 寒冬夜行人2018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19:35 被阅读59次
从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看现代小说的时间性问题

谈一谈这篇小说里的一个细节问题——时间。

小说的末尾注明的写作时间是“一九三二,一二,二二”。小说正文开头写的是:

一九三二年四月六日星期六下午:金业交易所里边挤满了红着眼珠子的人……

写作时间与故事时间的距离,是讲述姿态的标记。

童话叙述中的“很久很久以前”用讲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的隔离来保障一种叙述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保障说者拥有其虚构的自由,同时强迫听者进入到一种被动而不消极的接受心境中。

穆时英的叙述姿态却是新闻式的,讲述时间与故事时间非常之近,这种近在新闻中是一种“时效性”,也是一种“真实性”的保证,然而新闻的“时效性”在小说中并不适用。

在小说里,这种叙述姿态的含义只能解释为:这里的讲述无意与故事拉开距离,它无意营造一种“神圣的”仪式感,它随随便便,轻松自如,它的讲述本身就如同故事,进而如同生活一样,是极平凡极日常的。现代小说讲述的这种“平凡性”与童话叙述的“仪式感”于此判然两分。

不妨在时间的话题上再做一点引申。你会看到,在这篇小说中,无论是讲述时间还是故事时间,都精确具体到“日”。

作家把自己的工作时间刻写进产品中,并且具体到“日”,这很有“现代感”。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劳动正是以“工作日”为单位来核算的。作家也不例外。

再看看故事中的那些生存者,他们的命运哪一个不是被“工作日”的时间格式决定着呢?作者写这“五个从生活里跌下来的人”,选择了一个周六的晚上。这个时间很有趣。它连接了两个星期的工作日,在前一个星期的工作日里,他们的命运是一个样子,到了后一个星期的工作日,他们的命运会发生巨大变化。这就是现代人生存的时间形式,它同时作用于生活和小说。

我们知道,在童话故事中,在故事中起作用的时间是魔幻化的,在那里时间随时可以停止,而讲述时间却完全遵循另一种时间规则。

现代小说的“世俗性”就在于它的艺术的方面与经验的方面在实质上已经“同化了”,旧的“审美距离”消失了。实际上,现代小说的“艺术性”的确成为一个“问题”,它不再是这种文体自身拥有的东西,而是它必须使自己成为的那种东西,这就已经在跟传统艺术所讲的“浑然天成”较劲,现代小说必须“做作”才可能是艺术。这就是说,它必须是人工制品,必须像商品一样打上生产日期,必要的时候还要写上“保质期”,总之,必须首先是商品,而后才是艺术。

因此,诸如“现实主义”的概念本身就是小说艺术矛盾性的表征。它必须把自己区别于新闻,新闻把生活材料产生的时间刻写进自己的叙述中,同时也暗暗地把它作为保质期,过了一定的时间它就死了,因此,新闻是绝对的现实主义。

而小说也必须是现实主义的艺术,这就是它的问题性所在。也许,如卢卡奇所认为的,这种问题性就是小说之为艺术的本质。很多人不同意这个观点,可也奇怪,没有一个能给出另外一个答案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看现代小说的时间性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rs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