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荐荐的读书社
走出非洲——书评

走出非洲——书评

作者: 5a9f8ae31c73 | 来源:发表于2017-10-02 22:25 被阅读17次

因为一部电影,非洲在一段时期内时常被提及。

对非洲的科普贴层出不穷。那这本《走出非洲》就是在这时出现,而我,如此幸运,得到了获得这本书的机会,此书将我带回那1914到1931年间作者所亲历的非洲。

一个女人,以她的眼光、以她的文化底蕴、以她的细腻情感,以她的立场,带着她的信仰,向我讲述她记忆里的非洲,那片叫做肯尼亚的土地。

这本书更像是一一篇篇的散文记事,但是但凡和散文联系在一起,那对语言的要求就颇高,在我看来,翻译这部作品的翻译家,并没有翻译的让我崇拜,他的语言略显呆板无趣,原作如何我不清楚,但根据写作背景而言,如此复杂的情感,不应该搭以这般的遣词造句。

非洲让我动容的是环境,非洲的环境带有地球最原始的味道,也是人类最初接触到的那片土地。

但世事变迁,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从依靠、到征服、到改变,再到现在的呼吁保护。我们是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但我们的大脑发育带给了我们超乎种族分类的优越感,这份优越感也给了我们凌驾于自然的自信。

但读完这本书,或许我们应该考虑,这份自信可否转换成一种温柔?

我从不否认动物与人之间的差距,如同猎豹与绵羊的差距,如同优等生和差等生在成绩上的差距,凡物种之间,必然有强弱之分,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强弱关系,但毫无疑问,“恃强凌弱”经常会存在,强的一方无可匹敌,就像作者的祖国,那个“殖民者”,那弱的那一方呢?

走出非洲,那十几年的时光哟,跃然纸上,是引起每个人共鸣的称之为“乡愁”的东西。那些人、那些动物、那些景色,无一不让人动容。

所以啊,近些日子在我的梦里出现的那群笨拙的大象、那些狮子映着落日的辉,那些犀牛在河流旁,那些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休闲的眺望。

读完整本书,你问我对于非洲有何认识?我大概说不出所以然,只能以一句“美”来贫乏的显示这种震撼。

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非洲,去人类的发源地感受那土地的力量,那河流的生命;凡人类所到之地,大型动物兼大规模灭绝,除了非洲。因为在这里,人类与那些大型动物共同成长、发育与进化。在那里,人与动物,在本源上,莫名有着一种称之为“平等”的契合感。我对那里的向往,是三言两语不足道的神秘,这种力量对《走出非洲》的作者而言是乡愁与眷恋,对我而言就是莫名的牵引,之中莫名,只有当我到了那里,身处其中,才能找出几丝线索。

非洲,等我!

这篇短短的书评姗姗来迟,因为这本散文式的书,常常读完一部分便搁置在一边,断断续续用了这么久才读完,但当真正读完时,心里有一团雾一般的东西,看不清,又有些堵。

走出非洲——书评

相关文章

  • 走出非洲——书评

    因为一部电影,非洲在一段时期内时常被提及。 对非洲的科普贴层出不穷。那这本《走出非洲》就是在这时出现,而我,如此幸...

  • 走出非洲

    冬天的冷空气又在弥散,偶尔任性夹地带着一丝温暖,习惯性缩瑟,双手插进衣兜,行走在稀落的人行路上,强制自己放下双肩,...

  • 《走出非洲》

    天空的颜色几乎不是浅蓝,便是紫罗兰。云朵大团大团地簇拥着,如薄纱般轻盈,变幻莫测,不断地在空中氤氲、弥漫、缭...

  • 《走出非洲》

    小时候不知道从哪里看到过关于非洲的影响,然后去非洲的梦想就深刻印在了脑海里。小时候每每和他人提起,总是无一例外被笑...

  • 《走出非洲》

    最近,新看完了丹麦女作家卡伦·布里克森的小说《走出非洲》。通过查阅资料,对卡伦.布里克森有了简要的了解,1885年...

  • 走出非洲

    走出非洲 很久的片子了,在一个寒气袭人的深秋,在办公室把这部片子细细看完,期间少有被打搅。完全沉浸在这...

  • 走出非洲

    因为第一站还有其他的一些视频网站被关闭掉了,所以现在要看电影都特别的麻烦,所以闲着无事又下载了几个软件。无意中下载...

  • 走出非洲

  • 走出非洲

    Karen 除了美丽富有之外,更重要的,她是一个个性坚强,极具反抗精神 ----来到非洲,她带去了水晶和瓷器,她给...

  • 《走出非洲》

    是一个向过去告别的勇敢的自传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年轻时踏上非洲这片辽阔的土地,与丈夫一同经营咖啡农场。美好总是短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出非洲——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tx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