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奖励无法奏效?
现在有些父母费尽心机地想要操纵子女的行为,而给予奖励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手段。给予奖励这种手段非常简单,而且几乎不需要什么亲子之间的互动,这似乎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种解脱的方式。想要知道孩子为什么对上学反感和恐惧,要花费不少时间和努力,但如果我们承诺在放学后给他喝奶昔的话,孩子很有可能就会妥协。
有些父母认为,如果他们奖励正确的行为,孩子就会继续合作下去-或者说如果孩子不想做某些事情,奖励将会是一种激励。问题是,如果我们不断承诺,孩子也会不断要求······而这不是孩子的正常成长过程,也不是我们人类社会运转的方式。其实,相对于玩具来说,孩子更容易为了获得爱、关注、交流和认可而努力表现。家长应该依靠他们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来激励孩子,而不是靠奖励。研究表明,看重奖励的孩子的表现并不怎么好,相比之下,还不如那些没有期待奖励的孩子。而且,更糟糕的是,追求奖励的孩子往往只 想完成最低要求,而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力而为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显然,奖励无法起到这种激励作用或者让人获得满足感。
如果不奖励或表扬的话,应该怎么做呢?我对其中的一种方法印象深刻,叫多使用以“我”为主语的句子。举几个例子:
1.“我喜欢你穿的衣服!”vs “你真会穿衣服。”
“我爱看你把球打出去的样子!”vs “你是个很棒的球员!”
后者论断式评价更有勉励意味。
2.不要对孩子说:“你把饭都吃了,真是个好孩子!”不妨尝试这样说:“谢谢你把饭都吃了!你一定是饿了。”
总之,要强调你的感受,而不要评价孩子的表现。“我”字开头的句子可以避免让孩子感觉你在试图操纵他,这样的句子既不会干扰到孩子的体验,又巩固了你们之间的感情。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