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第三明数(十三)论纳音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3

第三明数(十三)论纳音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3

作者: 杨炎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09:17 被阅读0次

上仪同三司城阳郡开国公萧吉撰

第三明數就此分爲五段

三者論支干數

四者論納音數

五者論九宮數

原文:

一言得土者,土以含弘德厚,位高爲君,君爲民主,主則無二,唱始之言,故數一也。

三言得火者,火既主禮,孝敬爲先,不敢弃所生之德,故其數三,從木數也。

水居陰位,人臣之道,土能制水,如君制臣,縱之則行,壅之則止,水不自專,故從土數五也。

金既主義,義是夫妻之道,妻無自專,有從夫之義,火爲金夫,故用火數七也。

木主仁孝,金能尅木,宗廟之象。《式經》云:“金爲骸骨,木爲棺槨。”此明金木爲鬼神之事,以敬事,故木從金數,故數九也。

一示君德,二順父母,三表臣節,四敬從夫,五事鬼神,此則禮義備,而人事畢矣。故納音數用之。

注:

义:五行大义之义为意思,含意:意义。字义。释义。望文生义。

义:金主义之义为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义,善也。引申之训也。从我。从羊。威仪岀於己,故从我。董子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谓仁必及人。义必由中,制也。从羊者,与善美同意。《庄子·外篇·胠箧第十》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在他看来,具备五点方能成为大盗。偷窃之前,判断情况以决定是否可以下手,为智;能猜出房屋财物的所在,为圣;行动之时,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为勇;盗完之后,最后一个离开,为义;把所盗财物公平分给手下,为仁。

现代语境:

木,生数三,壮数八,老数九。

火,生数二,壮数七,老数三。

土,生数五,壮数十,老数一。

金,生数四,壮数九,老数七。

水,生数一,壮数六,老数五。

一言得土者,土包含万物,厚德载物,位居中央,其地位为君主,君为民众之主宰,作为君主则独一无二,为首倡、起始之意义,所以说土的老数即纳音数为一。

三言得火者,火主礼仪,礼仪以孝敬为先,不敢背弃父母生养之德,三为木,为万物孳生之数,所以,火的老数即纳音数是三,跟随木的数,木为生之数。

五言得水,水居于阴位,甘为下,为人臣之道,土能克制水,就如君王管制臣子,放纵则水往下而流动,堵塞则水止,水不会自主专行,随土高低宽窄而动,所以水的老数即纳音数跟随土的数为五。

七言得金,金主义,义是夫妻之道,妻不会自作主张,有跟随顺从丈夫之义,火为金的丈夫,所以火的老数即纳音数是七。

九言得木,木主仁孝,金能克制木,有宗庙之象(宗庙供奉祖先鬼神,祭奠先人,为仁孝,先人鬼神为金,约束后人言行,为金克木)。《式经》说:“金为骸骨,木为棺槨(金象征骸骨,木象征棺椁,棺椁,棺材及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出自《周礼·地官·闾师》)。”这是阐明金木为鬼神之事,以祭祀孝敬之事,所以木的老数即纳音数是九。

一表示为君王之德,二表示孝顺父母,三表示人臣礼节,四表示妻子顺从丈夫,五表示恭敬供奉鬼神,以此则礼义俱全,从而包含了所有人事。所以用一、三、五、七、九为土、火、水、金、木五行的纳音数。

九柏于上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明数(十三)论纳音数《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3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yj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