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分析案例二:
角色质变的困惑1:
妈妈虽然对自己的做法很困惑,不知道是否做对了,但是,妈妈忍着焦虑所做的行为还是非常好的。女儿用“我走”的行为是来控制父母的,当父母心平气和地打开门,让她选择如何做时,即便是只有3岁多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最佳策略,她选择了对自己和他人最有利的“不走”,如此几次验证之后,孩子觉得用“我走!”来威胁父母不管用,以后她肯定不会再用此招术了。但假如父母对此招怕得不得了,孩子就会觉得这招有效,慢慢就保留下来,成为他为人处事的一种模式,用于控制他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亲密。同样孩子哭闹也是控制的手段,当她的心愿没有达成时,她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不满,如果父母一心痛,替她解决了问题,一个用哭控制他人的行为在事实上就成功完成了。
妈妈采取不理她的方式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当这么小的孩子心愿不能达成时,选择哭闹也是一种正常表现。父母对这种行为采取不理的应对,表明了一个立场“你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不支持,这不管用!”孩子哭哭看没用,一般也就不再采用了。事后,当孩子冷静下来,或采用其它有效方式时,父母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妈妈这么做,告诉孩子妈妈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
——by郭国旗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