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与边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无私?什么样的边界才是合适的,二者之间好像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无私与边界之间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生活中,也正是许多人没有把二者的关系捋清楚,才使得生活变得一团糟。
也可以说,如果能够把无私与边界的关系捋清楚,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缠。从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中可以看到,每一个人都不是无私的,不管是个人和组织,在牵扯到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都会有自己的算法,那些算法的背后也是以自身利益为基础。
虽然说每一个人都不是无私的,但是在“我”和“我们”这个范畴之内,就可以有各种无私的表现。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与情景之中,有些人甚至于可以把生的机会留给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有的人也可以不顾个人安危去挽救他人的性命和集体的财产。这样的行为都会被人们称之为无私。
从无私的行为中还可以看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无私的背后是一种主体行为,做为客体的接受者,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主体的行为。也就是说,客体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别人就是应该那样去做。
有这样故事,一个赶考的秀才在路上遇到了劫匪,身上的财务被洗劫一空,还被匪徒扔下山崖,险些丧命。幸亏被一个过路的樵夫。这个樵夫用自己的积蓄资助秀才到京城赶考,结果这个秀才金榜题名。
秀才为了报答樵夫的救命资助之恩,就把樵夫留了下来。开始的时候,樵夫与秀才两个人还是亲密无间,时间长了,随着秀才的官职做的越来越大,找秀才走关系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秀才为官清廉,找他的人都碰了钉子。
当人们知道了樵夫与秀才的关系,那些碰钉子的人就找到樵夫,求他在秀才面前帮忙说话。樵夫的耳朵根子软,加上那些人的三请四送,搞得就像是一家人一样。樵夫就去找秀才帮助那些人说好话,起初秀才不为所动,后来经不住樵夫的软磨硬泡,加上有救命之谊,就打开了方便之门。
故事的结局是秀才因为卖官鬻爵被革职发配,樵夫在秀才卖官鬻爵中有穿针引线的作用,因为没有爵位而被砍了头。樵夫与秀才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有多少类似的故事,身处其中的人由于不知道无私与边界的道理,乃至于辛苦建起的大厦倾刻意倒塌。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私与边界都是主体间性的一种不清晰的表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就不可能把无私与边界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无私与边界主要体现在各种各样的关系纠缠之中。
许多的纠缠正是不清楚什么是无私,什么是边界,才产生出来一些仇富及忌妒的心理。假如说人们能够厘清楚什么是无私,什么是边界,就不会为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去争执。那些没有边界意识的人,不是侵入他人的边界,就是被别人侵入自己的边界而不自知的人。
由边界模糊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分歧,在现实生活中可谓是让人应接不暇。有一句话很能说明人们遇到的棘手问题“清官难断家务事”,为什么家务事那么难断?就是因为在家庭成员中没有清晰的边界意识,才导致了关系中各种各样的纠缠。
民间有一句俗语“家丑不外扬”。可是看一下因家庭纠纷产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官司,就能够想象到身陷其中的人生活该有多么的糟糕。
现在来总结一下个人对无私和边界的理解,无私并不是一种可以无底线的奉献行为,而是应该建立在一定边界上的行为。这个边界是建立在一定的见识和价值体系基础之上,没有底线的无私是可悲的,狭隘的无私是可怜的,那些真正理解了生活意义的无私是可敬的。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