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颂·清庙》:照见自己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子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诗经》一出十五国风,便少了不少的人间烟火味儿。
这首《诗经·周颂·清庙》作为“周颂”的开篇,尤其如此。
笔者曾经在内地城市的一处近郊,登上过据说是当年郑国子产主持修造的“长城”,看那些绵延若绝,却又意断神连的红石头堆成的城垣莫名其妙地摆在当地人都鲜肯肯光临的所在。若不是中间连续三座或新或旧的庙宇的存在,真看不出那些城垣有什么具体的功用。那些矗立在山巅的庙宇,很有点“於穆清庙”的感觉。
还有一次,笔者到过一个被当地人称作是草甸的高山草原。其实,山也没那么高,只是到了山巅之后,难得见到有那么一大块“桃花源”一般的平原。草甸上开满了狼毒花,有几家特备有经营头脑的人家将蒙古包架在平原的尽头。如果不是特别凛冽的风,如果不是因为有凄凄惶惶的雨,你一定会认定那就是大草原。神奇的是,乍一看是平坦的草原,等你真正走近,才会发现居然也有起伏。更为神奇的是,笔者在一处相对较高的起伏处,看到了一座宏大庙宇的残垣。那残垣已经不成样子,只有颇有凄美感的浑厚的基座还在昭示着当年庙宇的宏大。那一刻 ,有清冷的风吹过,天是纯粹的,草甸是纯粹的,让身处其间的人的心灵也变得纯粹起来。“於穆清庙,肃雝显相”大概就是那种感觉。
“穆”是肃穆,“清”是清明,在肃穆清明的庙堂,“肃”是严肃、庄重,心怀敬意。“雝”是和合,“显”是显明、明显。在肃穆清明的庙堂,人们不由地自然心怀敬意。当然,敬到一定程度,便会如孔子之于周公一般,时时入梦来。所以,有人说他在这样的庙堂之中,真切看到了先祖的神明,我们大可姑妄听之。又或者有人读到“於穆清庙,肃雝显相”,认定是在肃穆宗庙所敬先祖显灵现了真身,我们也可宽容地姑妄听之。
如果这样的感受都能接受的话,后面的内容便变得顺理成章了。
参与庙堂祭祀的人才济济,他们都是受了文王之德的感召,为着继承与发扬这种美德而来的。《尚书》中写“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可以说将宗庙祭祀本身的意味阐释明白了。“对越在天”中的“对越”是答谢颂扬的意思,“在天”当然是宗庙所祀文王的在天之灵。至于“骏奔走在庙”中的“骏”是迅速之意,意思是说祭祀之人赤诚地为祭祀活动而奔走。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是人神之间的对话,祭祀之人全盘显明于承嗣先祖的美德,并不断使之发扬光大,也希望先祖不要厌弃后世子孙,以在天之灵,保佑他们平安、幸福到永久。
肃穆清明宗庙中,恭敬显明又雍容。主祭助祭分列好,文王美德相与从。
答谢颂扬在天灵,庙堂奔走脚不停。美德光辉后人嗣,永相护佑到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