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书达礼婚姻育儿【名人视野】
前半生学说话,后半生学闭嘴

前半生学说话,后半生学闭嘴

作者: 饥者求食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21:16 被阅读249次
前半生学说话,后半生学闭嘴

《周易》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言为心声,说话,往往能够看出很多东西。

曾国藩认为,多言是人生的一大恶德。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有些话,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随意“大舌头”们总会在不经意间树敌无数而不自知。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在日记中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还把它当成家训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教育后人。

有人说“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可谓妙极!

我们一生最难学会的,其实是闭嘴。人的本质是偏爱自我表现的,希望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别人,正因如此,“高谈阔论”的人总显得比“默不作声”的人多。

仔细想来,人在两种情况下最喜欢说话:人微言轻和位高权重。人微言轻者,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为了刷存在感,一些人就会开足说话的火力,哪怕说的是废话;位高权重者,外出有人提包,进屋有人倒茶,总觉得自己无比重要,不发布一些指示、不多作几个报告似乎对不住这份威风,于是话不自觉地多了起来。

林语堂说,演讲要越短越好,长篇大论,有时候适得其反。智慧与思想从来不是以话多话少作为判断标准。有的人一辈子话很多,但说话不过脑,一句句都沦为语音垃圾;有的人一生慎言,但说出的话都是经深思熟虑的,让人听了深受启发,萌生敬意。

学会闭嘴可以一步步壮大自己。人的经历、智慧是有限的,在自己缺乏真知灼见的时候,少说,多听、多看、多做,默默地学习,才能培养自己出类拔萃的才干。

前半生学说话,后半生学闭嘴

孔子说:“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说话、做事要把握分寸。一件事,未做足够了解就随意发言是不负责任的,也容易招来指责。相反,不清楚时不乱说话,一旦知道了真相便及时道出,你会受到众人的尊敬。所谓闭嘴,不是不说话,是不说没有根据的话。

学会闭嘴,自然不是要变得有城府,更不是主张阴险狡诈,而是希望我们的话语最大限度地与思想、意义结伴。当一个人明白了何时该说话、何时该闭嘴,再沉重的生活也会变得云淡风轻了吧。

相关文章

  • 人生得过一知己足以

    我们用前半生学说话,用后半生学闭嘴。懂你的人不需要你将话说的严丝合缝,不懂你的人再怎么解释原委都换不来你想要的回应...

  • 前半生学说话,后半生学闭嘴

    《周易》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言为心声,说话,往往能够看出很多东西。 曾国藩认为,多言是人生的一大恶德。言多...

  • 狠人思维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 大学感悟

    两年学说话,大学四年学闭嘴。

  • 今日学说话

    做人:闭嘴,闭嘴,闭嘴!看完,一生有益。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做人, 不能多说话,而要会说话, 不懂时,少说...

  • 要管住自己的嘴

    常言道:“两年学说话,一身学闭嘴。”可见管住自己的嘴有多重要。学说话简单,学会闭嘴很难。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管得...

  • 学说话也学闭嘴

  • 学会闭嘴,做好检查!

    01,学会闭嘴 知道“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也知道“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的道理,但不自觉的,自己却背道而驰! 今...

  • 开口与闲嘴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真的是这样的吗?还是在开口与闭嘴之间存在着一个界限须要用一生去寻找。 开口空虚,闭嘴充实...

  • 一日一句话(5)

    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心藏深爱,永远不会说那三个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前半生学说话,后半生学闭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nfi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