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看来,勇敢一词似乎失去了些重量。我们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完成一件事情前总是会考虑琢磨许久,如果成功几率较小的话很大可能不会去做。
这种做事前细心琢磨的行为应该值得赞扬,都说:不打无把握无准备的仗嘛!这样的人生虽说少了点激情,但也算过得平静安宁。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以前特别喜欢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句话,也很向往行一叶扁舟,居一所桃源的闲静生活。可是看过《勇敢的心》后,特别是在听到这句话时——我也想活下去。我曾希望结婚生子,安宁度日,可没有自由这一切都毫无意义。我沉默了。是的,安静的活下去很容易,可是那样的生活太有局限,需要受到许许多多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要选择平静的生活,我会失去什么?进取?梦想?精彩的生活?古代有许许多多的人,像陶渊明那些选择遁世之人,他们因为不满于现实,于是选择了独善其身,选择岁月静好,采菊东篱。可是与之相较,华莱士选择站起来,为了自由而斗争更让人热血沸腾。
也许你会说,体制问题,要陶渊明这些封建社会的人去反抗也不大现实,可是千年后的我们呢?现在的我们有多少人一直梦想着“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呢”,这种生活着实让人心生向往,可是太过佛系的生活实在是让青春的颜色黯淡了不少。
与其说向往山林闲静的生活,不如说对生活缺乏斗志。生而为人,应该勇于站起来,去做先锋,而不是安居一隅。真的勇士,敢于直视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华莱士便是如此。忘不了,华莱士那振奋人心的话语:你们是否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取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走不了我们的自由。在那个战场,万人为自由而战,为生而为人的权利而战。无论在什么时候,总是会有人倔强地追求梦想,还有华莱士那蓝色的眼睛似乎能融化钢铁般的坚毅。
身为年轻人,就应该有为梦想拼搏的勇气,且在不停的锻炼中收获坚毅的目光。即使身处险境,也要努力去扭转乾坤。
华莱士的战友布鲁斯背叛了华莱士,在一次战争当中,华莱士溃不成军,但是他选择单枪匹马地追逐首领,可是在看到的对方守卫时,他的蓝色眼睛第一次没有了光彩,空洞洞的眼神,心灰意冷斗志全无,即使死亡即将来临,也唤醒不了他那受伤至麻木的心。那是被背叛后的心伤。幸好在友人的帮助下逃离了,可是他却好久好久目光涣散,身上的剑伤也无知觉。
但是华莱士拥有的不是一颗平凡的心,随即他就单枪匹马去杀死对方战营的重要人物,从此,华莱士的军队被传的更加神话,打仗似乎如入无人之境。
可是,纯洁的华莱士,当看到已逝妻子送的手帕时,他选择了独自去见布鲁斯,可是却被布鲁斯的父亲抓住,华莱士被抓进了监狱,等待他的是长脚国王的残酷刑罚。可是即使王后也来相劝臣服于国王,死得会轻松些时,华莱士断然拒绝,连已经被喝进嘴缓解疼痛的药都硬是被吐了出来。
华莱士真的不怕那血淋淋的刑罚吗?不,他怕,临刑前,他说,我很害怕,请赐予我力量去面对死亡吧!在追求自由这条路上,华莱士不会有半点含糊,即使是麻木的去死,他也做不到。于是,在残酷刑罚下,他只有忍着痛,在最后呐喊出:free。
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全都曾经活着。华莱士是真的活着了。这与臧克家的话不谋而合: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也许作为青年的我们无法拥有华莱士般的勇气和为理想献身的魄力,可是华莱士勇敢地追求,不麻木地生活着实让我们深思。
亲爱的你我,看过了《勇敢的心》,还愿意麻木的活着吗?还愿意选择独自岁月静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