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需要管理?
人与人连接的纽带不同,所构成的不同人群的名称就不同,管理手段也不同。
例:对比人类社会以及蚁群会发现,人类几乎不可能像蚂蚁一样自发而紧密地合作。
如果认为,因为蚂蚁的头脑简单,而人的头脑复杂,想法太多才导致不可能自发紧密合作,那么很可能导致一个推论:管理就应该使用愚民政策,不要让人想太多。这显然是错误的。
合作的基础或者原因应该是分工。蚂蚁的分工是基于生理分工,而人类的分工是社会分工。所以人类社会中需要管理的科学。
二,人才缺乏是个伪命题。
例:海归创业团队十大困境/挑战之一:人才难找。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管理首先应该从分工开始。事例:国富论中,英国工匠做缝衣针的数量,说明不分工和分工之间的效率差别。
团队的纽带是荣誉,群体的纽带是情感,集体的纽带是利益,组织的纽带是目标,而社会的纽带是生存。
社会既然是人以生存为纽带结合在一起,那么自主离开的唯一途径就是自杀,所以人要想生存,唯一的方式是适应环境,也就是面对现实解决问题。
所以真正应该做的,是用分工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
文化的定义有很多,其中一种定义是:一个地方的人群,为了生存,对环境的适应方法。在这个定义中,文化和知识的关系不大。文化是适应环境的方式,而知识只是适应环境的助手。
我:从这个角度,1.只会读书,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才是“没文化”,而不是被嘲笑的暴发户。2.人才就是能解决问题的人,真正的德才兼备很难,所以管理的目标是让不够好的人没有机会犯错。
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例:在某山清水秀,尚未开发的山区,买了一点当地特产,想通过顺丰寄回来是不行的。因为找不到顺丰,找来找去,只有中国邮政。
说明:组织的性质和目标,决定了组织中人的行为背后的原因。目标不同,选择不同。
推荐阅读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其中重要观点之一:任何成年人的理性决策,可以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指计算/比较价值之后做出决策,价值理性则不基于对结果的计算,认为对就是对,无论代价多大,或不应该计算成本。
在顺丰和中国邮政的事例中,工商企业在作出决策时,可以因为能力不足或者不赚钱而选择不为一部分客户提供服务。这就是工具理性的选择。但国有企业不可以拒绝,因为其承担了价值理性的职能,不能只从工具理性出发。既不赚钱也应该做。价值理性是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在恶劣条件下加班、奉献的根本原因。
所以,当需要做出决策,尤其是在没有足够的信息(这一般是常态)来进行决策时,应该回到原点,回到组织的目标和本源,按价值方向做出决策。真正的决策都不可能两全其美,也就是兼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必须在两个理性中进行取舍。简单的说,如果是工商企业,就应该倾向于工具理性,而如果是政府部门,就只能选择价值理性。
对个人的指导作用:在需要立刻做出决策时,按正确的方向做判断,避免踩坑、犯错。
现实中情况往往很复杂。有偏向是必然的,管理就必须确定一个偏向的度。方向是,在运用工具理性进行选择时,不能突破公众价值理性的底线。
例:汶川地震中上市企业捐款的数额引发的讨论。
在公众认为应该用价值理性进行判断时,企业用工具理性来说明是没有用的。因为工具理性不能用来解释价值理性。
价值理性的问题在于平实无法看见,只能用行为说话。所以一个人真正的价值选择只能用行为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