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交易所债券市场国债和企债走势依然不同。国债指数本周基本上是在160.6点一线筑平台,每日的震荡幅度很小,交易量也趋于萎缩。似乎在8.15拉升后,后续缺乏推高动能,平台整理也是无奈之举。相反,企债指数继续周一跳空高开,然后高位整理,并不断创下指数新高,延续了两个月来企债向上攀登的走势。下半年以来,估计国债企债不同走势还将演绎一段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3648986/e602da23483a292c.jpg)
从债市行情来看,近期可转换债券紧跟正股上涨,近两日再回落整理。截至8月23日收盘,沪深两市19只转债品种有10只个券转股溢价率低于30%,3只转债个券转股溢价率低于10%。其中转股溢价率最低的国贸转债,转股溢价率为0.35%。此外,两市纯债溢价率低于30%的品种,则为8只。本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等A股市场主要股指在临近前高附近时,短期承压特征有所凸显。
可转债价格波动的主要依据正股的价格预期,在正股市场回暖的环境下,可转债市场的预期也将相对较为乐观。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超预期,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中央紧平衡的调控基调对流动性把持有度,A股市场延续慢牛的格局,市场对可转债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所提升。目前,可转债发行新规临近发布,未来审批发行节奏将加快,可转债市场将迎来快速扩容的时期,市场投资机会增多。近段时间以来,转债市场整体随A股震荡上行的态势较为明显,短期内正股表现仍是左右转债波动的主要因素,而在转债估值相对较高、供给冲击担忧犹存的背景下,转债继续上行的阻力较大,短期或维持震荡格局。在此背景下,转债市场回复强势估计还需进一步等待正股市场引领。
![](https://img.haomeiwen.com/i3648986/6a47777199b72eba.png)
消息面上,本周值得关注是周二晚间,财政部决定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境内有关银行定向发行2017年特别国债(一期)和2017年特别国债(二期)。两期特别国债均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可以上市交易。第一期期限7年,发行面值4000亿元,票面利率3.6%;第二期期限10年,发行面值2000亿元,票面利率3.62%。财政部公告称,2007年第一期6000亿元特别国债将于8月29日到期兑付。为做好本期特别国债的兑付工作,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将采取滚动发行的方式,依法合规、稳妥有序地向有关银行定向发行6000亿元特别国债。由于此次特别国债滚动发行基本上比照2007年的做法,不会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流动性产生影响。首先,央行将同时面向有关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这表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协调配合,维护特别国债滚动发行过程中金融市场的稳定。其次,特别国债参考市场利率发行,且7年期特别国债发行利率略低于10年期,既尊重市场,又反映了合理的期限溢价,有利于增强国债收益率的市场基准性。整体来看,月底特别国债的发行与前期市场预期基本一致,预计对整体金融市场不会产生影响。随着发行事宜的落地,不确定性消失,更利于投资者情绪的稳定。
![](https://img.haomeiwen.com/i3648986/8a082211e29b3e0d.png)
在一级市场上,本周一下午,农发行招标发行的两期金融债中标利率均低于二级市场估值水平;认购倍数方面,3年、5年期全场倍数均超过4倍,显示机构配置热情仍然较旺。农发行此次招标发行的两期债均为固息增发债,包括2017年第十一期、2017年第十二期金融债的增发债,期限分别为3年、5年,发行规模均不超过40亿元。周二,国家开发银行招标发行5支固息金融债,其中就包括备受关注的10年期新券17国开15,招标结果显示,10年期新券中标利率4.24%,低于二级市场利率及先前机构预测均值,认购倍数达3.52,结合发行量来看,10年期仍受到机构捧场。中国进出口银行本周公告称,定于8月24日招标增发不超过110亿元三期金融债,期限包括3年、5年和10年。从近期利率债中标利率和中标倍数看,一级市场整体需求一般。进入本周,监管忧虑重回市场,叠加月末资金趋紧预期,市场情绪偏于谨慎,预计债券市场将偏弱震荡,不过在一级配置需求的刚性支撑下,预计此次口行债招标结果尚可。
我们认为,此次资金面收紧的主要触发因素是缴税,但症结还是超储率偏低。据测算,在月中缴税缴准时点上,超额准备金率可能已降至1%左右。低超储致使流动性稳定性下降,且预防性需求上升,在去杠杆风险未出清、机构对资金需求刚性的情况下,易引发流动性反复收紧。后续资金面波动可能在所难免。综合考虑,债券市场仍难上难下,震荡市维持不变。
�|Q{�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