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前半部分在扉页上写了:恰到好处的比喻,贯穿全书;妙语连珠串起来的逻辑,沁人心脾。

前半部分实在精彩,每个比喻让人信服而又哭笑不得。是辛酸中带着的讽刺,有时辛辣里夹杂着摒弃,很成功。后半部分,尤其最后方鸿渐结婚之后基本全是两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嘴,觉得过于娇柔做作,不符情理,当然这是小说。里面人物刚刚开始觉得方鸿聊很有趣,可是后来懦弱的读起他说的话就让人恶心,没有一点男人的尊严,没有志气却只有脾气,让人一股反胃。

第一次读是高中2012年,可能感触并不深
文中刚刚开始的苏小姐嫣然太美,无论气质还是对于内心的追寻,后来却成了一个倒卖客,生活给人的可能就是如此,让你变成你原本讨厌的人还浑然不知。

杨绛写的关于钱钟书的成长不知为什么,出于一种抵触,始终未读完,可能和今年她去世有关,她的《我们仨》书影都没见过,苟且偷生,算了,不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