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解读与补充》(23)
《感知论的两个关键否定》
感知理论有两个关键的否定,否定存在和否定生命。人类文明就建立在二者的基础之上,这能否定吗?存在与生命,一个是物理的,一个是伦理的;一个是世界观,一个是人生观与价值观。感知论这种否定是惊人的,难道我们连最基本的认识都错了?我们竟然在错误的基础上建立了人类数千年文明?这可能吗?
感知论认为,存在并不存在,存在就是在感知。这就是说,存在并不是我们认为的绝对的存在,牛顿的绝对时空论已经被科学证明是错误的理论,时间、空间、物质并不是绝对的存在于我们的面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它们都是相对地存在,时、空、质三者不可分割的相对存在。而且,爱因斯坦还说,时间、空间并不存在,都是人类自己的错觉。感知论不但与最新的科学观念契合,而且进一步发现,存在绝非我们想象的是实在的存在,一切存在的地址都在我们的感知中,存在是感知运动的合成,是仅仅只针对感知主体的呈现,这种呈现就是相对于感知主体的事实,是感知事实。存在并不存在,这种坚决的否定意义重大,它彻底摧毁了唯物观的理论基础,让客观世界立即崩溃,让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我们一直认为,人是客观世界的产物,生命是物质偶然生成的,生命与物质与人与世界的关系一样,是母子关系,我们早就将地球称作大地母亲。这种唯物世界观是人类最初级也是最牢固的世界观,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秩序的方方面面,尤其对科学认识影响至深,以至于科学整体性地成了唯物主义的认识工具。感知论指出,虽然唯物主义方式有助于人们快捷方便地认识事物和把握事物,但这种片面的、人为的、单向的认识方法使人类远离真实的、整体的、全面的存在。也就是说,这种唯物论走不远,它自身的不合逻辑和思维悖反会造成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可解决的问题。因此,唯物主义没有出路,人类必须从唯物的道路上折返,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自己。
存在并不存在是一种新的世界观,这种理论的作用之一是使人类重新发现物质世界的来由和存在原理,改变我们原有的存在观念,从而使人们有更多可能地了解物质及所有事物,并用更多方法开发其应用性,使物质世界更有利于人。其二是改变了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从而改变了人类的认识立场、态度与方法。人与事物相关关系的真相揭秘,人会改变原有对物质世界的依附和寄生关系,人与物这才真正找到了融为一体的理由。人们由来已久的对立性思维消解,天人合一变为天人本一。一切的分离性认识至此化解,人终于回归到存在的主体地位。
诺大的世界只存在于人的感知中,这怎么也让人无法想象。在我们的常识中,感知是人的一种行为,说事物全部存在于感知中,这确实让人转不过这个弯来。难道我们不感知或没感知到,事物就不存在了吗?其实,如此提问,本身就说明你仍然站在唯物的立场上。你仍然认为存在是事实的独立存在,你的思维仍停留在牛顿的绝对空间上。感知无空间和时间,感知的形态被我们误认为是客观形态,所以,感知论才鲜明的提出:存在并不存在。(接下)
注:本文节选自:京东、淘宝电子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感知新人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