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339589/fa1ccf487dde5d81.jpg)
一起散步,说到休息这个事,问,你怎么那么能睡。
睡觉不是想睡能睡得着,也不是想睡就可以随时睡,或者不想睡就不睡……
到了一定的阶段,它还是身体自然而然选择的一种修复方式。
通过大量睡眠,身体恢复得更好。
或许也不需要打针,也不需要吃药,睡觉就能完成补充。
累了就多睡一睡,睡饱,睡够,睡足,心情好,状态好,也想做事情。
很可能一个小时的效率,比一天里昏昏沉沉的都要高多了。
高效率比长时间的无效做工,做没有效率的事要有意义的多。哪怕一个小时,可能胜出10小时。
而这个道理,也是到了长时间体验过,才算能够日渐明白的。
现在学会了慢慢和自己和解,减少强迫,用最舒适的方式善待自我,无论是心情,还是身体健康,还是做喜欢的事,都是最要紧的。
得到,来自内在的支持也更多。
内心更安定,也趋近于看待事情更想得开了,像是知道自然有办法解决,焦虑的少了,自然睡眠直接被治愈了。
每天的节奏非常稳定,不会忽快忽慢,忽停忽迷茫。
前些天还看到失眠话题的留言,每个人都总结了一两条有用的办法,也很有心得。
对自己好的方法,多用,受益就行,按照自我的节奏,能活出更好的状态,就是最好的。
像是非常明白的常识,做到,不见得能及早领悟。
类似于,努力呀勤奋就会结果好。
投入实践验证,打回原形,可能不一定,而且不像想象的那么好用。
正确的方向,更有效率的方式方法,更好的认知,更具生产力的决策,正确的选择,信息差……它们都占据要紧因素。
像重视睡眠这个问题,原来的观点是克扣睡眠能节约时间,还以为刻苦,值得赞扬呢。
我觉得这是自己犯过最愚蠢的一类,是看似有道理,长期下来,损害不浅,没节约时间,反而停下来用了更长时间修复。
健康和舒适是真正的奢侈品。
看着简单,实践中花了一番功夫,详细做了体验,收获也很大,有点儿颠覆。
投入做事情的时候,好像不知道累,但是一下放松下来,像另外一个样子,完全是相反的,一天两睡不够,要好长一段时间,直到睡饱了,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这个正常,通常是更像正常的生理作息,像极了孩子那样,天黑就累,天亮就醒,白天精神。
规律的作息,极短的时间里,很可能都调不过来,至少状态上,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快,惯性上也比想的要长。
而且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才能意识到的问题。
短时间,习惯或者惯性,又会回去。
打破惯性的束缚,远比想象的要反复。
那种从源头上就着手处理的问题,都很深刻,看起来也尖锐的多。
变好是一些列的动作,包括生活方式的优化甚至重新选择。
美丽可爱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