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晚上总是入睡困难,而且越是睡不着,越是感觉两只脚的脚心里面像是分别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外面摸着温度不是很高,可是内心感觉像是要把我焚毁一样,像我这样一个平时害怕医院和医生的人,实在难熬,只好想办法看一个好医生,让我少受点痛苦。
当我把身体异样的消息一经说给一个姐妹,就引来无数姐妹的推荐和经验,想不到这么多的姐妹都有类似的经历,她们也曾煎熬和抗争,也曾奔走求医,也曾自救自愈,在他们给我的经验中,我发现她们竟然不约而同的信奉中医。
综合起来,他们给我较少了两位中医,一位是北关医院的赵医生,另一位是北关医院的李医生。他们给我描述了这两位老中医的神奇之处和神秘行踪。每天只看一定的病人,从不多看,而且每天上班的地点也不同,有时在药店,有时在医院,有时还在他的家乡农村。我仔细大厅他们的年龄和事迹。发现李医生八十多岁,赵医生比李医生能年轻一些,但也比较老,他们属于县城的有名老中医。
我今天上午打算去大病,先生给我做了非常客观的分析:医生到了七八十岁,学习能力通常减弱,而且四处奔破,更是没有时间学习。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无论是检查的手段还是药物的研发都是一日千里,这两个医生的优点是细心耐心而不贪心,但是否会用更加方便的药物更快的治疗疾病,这也难说。而中青年医生在校学习的知识系统,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正在承担重要的工作,更容易出成效。
我架不住先生的理性分析,还是选择到南关中医医院看病,他给我找了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医大夫,我给他描述了我的症状,他问我:“退休了没?工作累不累?”然后就给我开药,甚至都没有把脉,我心里很不信任。
当我回到家,我拿起医生给我开的药仔细研究,他给我开的是中药胶囊,确实很对症。我暗自佩服。
社会在发展,中医也在发展,我们信任中医,但是不能局限于信任老中医。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和创新会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我们信任的是传统文化在科技创新中焕发的活力,而不是古老的原始的技术。
中医如此,刺绣、剪纸、瓷器、丝绸等又何尝不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