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镜居主人
有中学生问语文老师“岙”和“坳”的区别,老师一时回答不上来,课后查阅字典词典,还是一头雾水。
《新华字典》:岙,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把山间平地叫岙。坳,山间平地:山坳。
《现代汉语词典》:岙,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多用于地名):珠岙、薛岙。坳,山间平地:山坳。
两部辞书都把“岙”和“坳”解释为“山间平地”,其实并不准确。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多用“岙”作地名,也属以偏概全,其实山区带“岙”字的地名更多。我们庆元就有很多“岙”,如梅岙、榅岙、喜鹊岙、拦马岙、蜂桶岙等,不胜枚举。
《辞海》:隩,水涯深曲处。坳,洼下去的地方,参见塘坳。
号称《辞海》的大型辞书竟然没有收入“岙”字,不知是何原因。把“坳”释为“洼下去的地方”,是很准确的。
《辞源》:嶴,本作隩。山坳近水的地方。也作岙。多用作地名。如浙江镇海县东南七十里有盘嶴山。坳,低凹的地方。
《辞源》对“嶴”的解释有点乱,标点也有问题,完全可以这样写:“嶴,本作隩,也作岙,山坳近水的地方。多用作地名,如浙江镇海县东南七十里有盘嶴山。”用“山坳近水的地方”解释 “岙”,很不准确;用“坳”解“岙”更是不妥。解“坳”为“低凹的地方”,则非常准确。
从以上四部辞书的解释来看,几部辞书的编者对“岙”和“坳”这两个字的意义和用法并没有研究透彻,所以出现了让人莫衷一是的解释,难怪普通语文老师回答不了学生的提问。
最近我正在关注庆元乡土地名,发现在我们山区,“岙”和“坳”是分得很清楚的。其实,“岙”和“坳”都有“凹下去的地方”这一基本含义,但两者的“凹”法却完全不同。
岙,两座山峰之间凹下去的地方,就象骆驼的两个驼峰之间凹下去的部分一样。在我们山区,“岙”常常和“岭”联系在一起。比如,“爬上一条岭,翻过一个岙,再走上一段缓缓的下坡,就到外婆家了。”不难理解这里的“岙”是什么意思。
坳,周围高中间凹下去的地方,就像一个微形的盆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中的“坳”就是这个意思。塘、堀、坳三字意思相近,所以塘与坳常常连用,塘与堀常常连用,坳与堀也常常连用。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见到“塘坳”“塘堀”“坳堀”等说法和用法。
岙与坳的区别之一:岙是两座山峰之间凹下去的地方,象驼凹;坳是周围高中间凹下去的地方,象小盆地。
岙与坳的区别之二:岙,常常是风口,因为只有两边高山的阻挡,另外两边是通透的,风就从这里畅通无阻地刮过来;坳,往往是避风港,因为周围高中间低,风不容易吹到。
岙与坳的区别之三:岙,通常是山区交通要道,经常可以看到岙上立石碑以指路;坳,通常是肥沃的田地,当然大而长而宽的岙,路边也可能有田地,如我县五大堡乡和岭头乡交界处的榅岙,既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又是一片田地。
我的家乡官塘村有两个土名很能说明“岙”与“坳”的区别,一个叫“岙坵”,是一块位于风口的农田;一个叫“田坳”,是一片位于“坳堀”的农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