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从几年前的褒义词逐渐沦为一边倒的贬义词,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剂量过猛。
从数量上,多到即使不关注公众号,朋友圈也不时看到爆款鸡汤;从单次剂量上,哪一篇鸡汤,不是花足了心思以挣足眼泪为荣。
一篇成功的鸡汤,必定是调动了哪怕不是十分也是九分的情绪,它的属性注定一是不能持久,二是不接地气。
一篇文章对具体的个人来说是不是鸡汤,取决于这个人的阈值和思维方式。
阈值好理解,下面重点说一下思维方式。
必须型思维VS愿望型思维
斜杠的流行和焦虑的贩卖催生了知识付费的盛行,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加入一些社群。
我自己加入的学习社群中,每天都会有各种牛人分享,震撼于他们的自律性、持久性、深刻性,更有各种成绩亮瞎眼。一两个也就算了,如果是几十个上百个呢,我感到很大的压力,导致我直接不想看了。
必须型思维:潜意识里,我把自己对标为必须成为他们一样优秀的人,现实的我却还是一片空白。我也知道慢慢积累就可以了,但是起步的迷茫和积累的时间性,就现阶段而言,只有现实和理想,中间隔着巨大的鸿沟。我把自己想为必须成为多才多艺的牛人,照成巨大的压力。
愿望型思维:某一天,我突然想开了。我不是要立马成为他们一样优秀的人,而是以他们为榜样,关注当下的每一点滴进步。
解毒鸡汤五步法
01肯定目标是有价值的
希望成为他们一样优秀的人本身没错
02否定绝对要求:这不是必须的
即使我很努力,也许也没办法那么优秀,但是努力过了,至少比现在好
03 考虑坏结果的可能性
底子比较薄弱、需要时间积累或者不够努力
04现实地评价坏结果
即使没有在短时间内变优秀,那就花更多的时间,也不是不可以
05 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最好的结果
即尽人事,听天命
每天关注自己的点滴进步,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点就是挣到了,不焦虑,持续努力才是正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