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读过一些关于描写山水的书,老舍的,郁达夫的,等等,总之都是一些文学大家的大手笔。从他们的笔下领略过多种风情,神往过各种风骚。也曾经去过一些地方,爬过一些山,涉过一些水。最后渐渐发现,神话故事里总有些是骗人的。当然,也许在特定的那时那情那景,它们确实美得不像话。但在今时今情今景它们却稍逊颜色。配得上旅游达人称号的艳,站在邛海边,指点了许多盛名久负的山水,愤愤不平的说,如果剥去传说和文化的光环,哪怕是它们,也没法像邛海这样美得那么纯粹。
蔚蓝,是整个天空的底色,连着山,浸染着海,天山海一色。但它又是调色的圣手,非常讲究色彩的布局,哪里该蓝得深,哪里该蓝得浅,它都非常的考究。基本上做到天,山,水,层次分明,但有时候也会出现含混不清的边界。可这又能怪谁呢?如果要怪,只怪天空干净得太过彻底。
如果天空只是蓝色,就太单调了,那就来几朵白云吧。松松软软的随意铺陈,随意点缀。如棉花,如长虹,如羊群,如龙腾,……先在天边调皮的扎上一圈,模糊掉天边与远山的轮廓,或者在天空的中央画上一笔,企图把天分成两半,再或者参差的排列,组成一组特殊的符号。遇上心情愉快的时候,或许在白色上面点缀一团墨蓝,造出几座琼楼玉宇。
山,绝不容胡摆乱放,从左往右,错落有致,由近及远,层层叠叠。充分从大局入手,多维度勾勒。远处,就着山势,隐隐约约和天空区别开来。近处,郁郁葱葱的树木,从山下一路向上,厚厚的覆盖在上面,绿得那样浓郁。最后再在山尖,豆芽似的,零星的站上一排卫士,守卫着邛海安康。
岸边,奇异的树,或旁逸斜出,或美髯飘飘,或婀娜多姿,或一树沧桑。旁逸斜出者,顶着大大的树冠,阳光使劲从叶缝儿间挤进来,在地上投下斑斑驳驳的影儿。婀娜多姿者,扭着柔软的腰肢,在偶尔迎来的风中翩翩舞蹈,有的干脆自恋的在海边照起相来。一树沧桑者,把龟裂的肌肤裸露在阳光下,或者躲着阳光,长出一树苔藓来。
为了不让树木奇特得那样孤独,于是树与树之间,或灌木丛生,或花草杂陈。或绿得沉重,或绿得清浅,或红得热情,或黄得淡雅,或紫得无痕,或白得无暇。高低之间,色彩之间,绝不堆砌造作,随意就好。偶尔花草间飞过的蝶,树木间灵动的鸟。道路上三三两两的人,或撑着各种漂亮的伞,踩着专属自己的脚步。或嬉戏,或欢歌,或拍照…美就在这举手投足。
清新的空气迎着你的脸。里面混合着草的气息,花的味道,还有风的温柔,从你的鼻孔,缓缓浸入你的心脾。你全身的细胞开始放大,再无限放大,开始变得轻盈。于是,你觉得舒舒软软,妙不可言。
水呀,被风吹过的水,皱得如此的强烈,耀着阳光,亮你的眼睛。水清而澈,水里摇曳的水草,水草间追逐的小鱼,或怡然不动,或俶尔远逝,就这样透明的直视你。水面或铺满睡莲的叶,再嵌几朵红的或黄的莲。也许这样太复杂,干脆就直接配一脸天空的蓝,再摘几朵云。于是,风动,水动,云动,天动,人的心也在动。
再远一点吧,满满的蓝呀,在水里泛滥,一直到海的对岸。我们去租了一艘小船,任海水在海面荡漾。无意间发现海是绿的,绿得那样深沉,这应该是倒映的山的颜色吧。闭上眼睛,船摇摇晃晃,风用温柔的手敲打着节奏,心就跟着荡呀荡,荡呀荡,一直荡过悠远的岁月,荡到外婆的怀里……
艳做了分析,有些山水能够被供养在书本里,是受了古时候条件的局限,文人骚客胡乱的做出了定论。如果他们也能见到邛海,一定会后悔自己当初的浅薄。确实,邛海,一个不愧为大自然的精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