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阅读玛蒂·兰妮的作品,《内向心理学》。
昨天,我们知道了,所有人天生就有个性倾向,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大脑和身体,有着不同的处理过程。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差异,让他们免不了在相处时会有误解和冲突,在婚姻中也是如此。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个性不同造成的误解和冲突呢?如果夫妻二人都是内向者又会如何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01 内向者的婚姻故事
美国作家布兰达·诺尔斯在自己的专栏,写了一系列关于内向的小故事。
布兰达是个性格内向的女人,曾有段看似美满的婚姻。
丈夫热情开朗,事业有成,孩子活泼,可面对别人的恭维“你可真是幸福啊,有个多金开朗的老公,还有可爱的孩子”,她并不开心,反而越来越封闭自己。
因为丈夫是个十足的外向者,几乎每天都要应酬,或叫上很多朋友来家里开party,而她面对这么多人,简直要喘不过气来。
后来丈夫也不信任她了,一遍遍质疑“你为什么不能和我们一起玩?为什么要这么孤僻呢?”她承受了巨大的自责感,患上了抑郁症。
当她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才慢慢了解到原来她是所谓的“内向者”。
内向的人需要更多的私人空间,不希望被任何人打扰,包括另一半在内。
02 内向者在婚姻中的困境
不少内向的人都会在婚姻中遭遇一些困境,他们的爱情之路往往走得更加艰辛。
当两个人性格不同时,他们会被彼此的这种差异所吸引,但也免不了会有冲突。
夫妻两人,一个人喜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觉得这样刺激又有趣;而另一个人喜欢事事都提前计划,有充足的准备,说走就走的旅行简直就像是一起自杀。
在周末,一个人满脑子都是热闹的夜市,无尽的美食,希望能全家一起出去见朋友,参加各种聚会;而另一个只想安安静静在家待着,看书、刷剧。只要一讨论这些,就火山大爆发,无法理解彼此。
玛蒂·兰妮认为,当夫妻二人的性格不同时,要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在婚姻中,两个人都应该跳出自己的世界,去换位思考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
苏珊·凯恩在《内向性格的竞争力》里面写到:
“我所采访的内向——外向组合的夫妻中,一个共有的令人惋惜的状态:内向者强烈地渴望下班后的修整时间,并且希望从他们的另一半身上得到理解;外向者则渴望陪伴。”
“对于外向者而言,他们很难理解内向者有多么需要在忙碌的一天之后充充电。
看到彻夜加班的伴侣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累得说不出话时,我们都会觉得很心疼;可是,我们却无法去理解社交的过度刺激同样也会让人筋疲力尽。”
“同样,对内向者而言,他们也很难了解到他们的沉默是多么伤人。”
内向者不善交流的性格特征,也会成为婚恋关系中的一个巨大阻碍。内向者往往在婚恋中表现得不够主动,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在任何的婚姻关系中,矛盾和摩擦都是难免的。当出现问题时,夫妻双方应该良好沟通,共同探讨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
夫妻之间多交流,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误会和矛盾。告诉对方自己的需求,轮流实现各自的愿望,懂得让步。
03 内向者组合的好处与局限
如果夫妻两个人都是内向的人,又会怎样呢?
玛蒂·兰妮在她的另一本书《爱的性格》中写到:“在研究内向和外向的关系中,我发现,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内向性格的话,那他们对婚姻的满意度是高于其他各种组合的。”
他们能够彼此理解,有着共同的爱好,愿意待在家里陪伴彼此,日常的冲突会更少。他们往往会对他们的现状非常满意。
但他们的婚姻也会有一些挑战,那就是没有足够的外在刺激和友谊。
他们可能会因为生活没有风波,太依赖彼此而缺乏乐趣,只是日复一日地过活,时间久了会感觉死气沉沉并厌倦。
他们的性格可能会进一步局限彼此,而不愿意去扩展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对他们而言,应该冷静地审视一下他们的婚姻关系,询问对方是否觉得有点儿缺乏活力;努力扩展他们的社交生活,多出去活动;还可以计划一起做一些平常想不到的事情;问问伴侣是否有什么藏在内心深处的愿望,然后实现这个愿望的一部分。
-【结语与感悟】-
今天,我们了解到,当夫妻二人性格不同的时候,免不了会有冲突。两个人应该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当问题出现时,两个人应该良好沟通,共同探讨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避免误会,并懂得让步。
如果夫妻二人都是内向者,往往能够彼此理解,但应该冷静审视婚姻是否缺乏活力,努力扩展社交活动。
夫妻相处就如相伴而舞。每一种性格夫妻的结合方式都有其机会和挑战。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夫妻,大多数的都是内向者和外向者相互组合,可能是源于初印象,彼此之间的差异化更能让人相互吸引。不同的思想与文化碰撞,更能让人充满神秘感。内向者对于外向者来说,那种安静与美好,就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外向者的潇洒与自信,也会让内向者仰慕。当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回到平凡的生活之之中,不再追逐,彼此归于平静,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处自己本来的性格特征,内向或者外向,并希望对方也能接受自己认为最舒适的生活方式。两个不同的人,如果不能允许与接纳,而是试图去改变自己,或者改变他人,不论哪种选择,都会出现不少的矛盾与冲突。只有理解与支持,让自己和家人毫无压力,才有可能让两个个性完全不同的人,在相处之中,相互影响,慢慢融合,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当然,也有内向者的组合方式。有因为不同而相互吸引的朋友与夫妻关系,也有因为相同而相互理解与扶持的关系。但确实也有很多的局限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一个与自己完全相同的人。如果都一样,那该多无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不论是什么个性,内向与外向,只要能与自己友好相处,就不必为自己与他人设限。每一种个性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开心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