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应该教的内容之一,就是做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三字经》传唱度很高,第一条就说到,人出身之初,是美好的,性情相近,但是习惯不同,如果不教导,性情就相差甚远了。
小学语文,我们最早学的汉字之一是“人”,人的书写一撇一捺,端端正正,顶天立地。这也是做人的启蒙。
我国古代非常多脍炙人口的国学故事,比如孔融让梨(为人谦让),司马光砸缸(为人擅思考),程门立雪(为人尊师重道,谦虚求学)等等,可以说这些故事塑造了非常生动的人物形象,为每一个求学的人树立了人生榜样。
还有众多的成语故事,比如:
- 光明磊落:形容人的行为正直坦白,没有私心。
- 堂堂正正:指做人光明正大。
- 高风亮节:形容人的品格高尚、坚贞。
- 厚德载物:指有德行的人才能承担重大任务。
- 宽宏大量:形容人度量大,能容人。
- 与人为善:和别人一同做好事。
- 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就会很快乐。
- 先人后己:遇到事情把别人放在前面,把自己放在后面。
这些成语表达了积极的为人处世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如何做好一个人给出了参考价值。
还有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比如《赠汪伦》,引导我们做人,与朋友相交的可贵。比如《沁园春雪》无不彰显为人眼光长远,胸中藏有大志向,大气度。
教育本身就是一件树人的大事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