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爽姑娘
“我最近很焦虑,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彭小六的洋葱阅读、行动派的高倍速阅读,但是看过之后,都没有记住书中的内容。关于阅读,我不知道从何努力?”
这是前几天一个小伙伴私信我的问题。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震惊了一下:她买的这些都是被读书圈里被广泛推崇的阅读方法!尝试了这么多大咖的方法都没有用的话,我又能给她什么建议呢?
我甚是担忧,如果一个人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读书都不能达到效果,那么下一步,她可能会放弃阅读吗?如果是这样,那我真的要小心翼翼地去给到她建议了。
说实话,关于读书,除了 付费买书本身,我从来没有像这个小伙伴一样付费学习过各种阅读方法。读书,我一直觉得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是需要一个人自我内化的,所以我“执拗地”保持自己的读书方式——慢慢读、用心读。
有很多人读书是带着功利心去读书的,但书都是带有灵魂的,尤其是一本好书,当你满心焦急,想要快速去汲取其中的精髓时反而更难读懂。
用查理·芒格的话来讲:读书就是和“已逝的伟人”交朋友。他说:“如果你确实在生活中与那些有杰出思想的已逝的伟人成为朋友,那么我认为你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教育”。
与作者交朋友,能心急吗?当你初交某个朋友时,火急火燎地冲着他喊:hey,我们交朋友吧,快点把你心里的东西都告诉我,有什么秘密都说给我听,快,我想赶紧知道的!你觉得他会告诉你吗?不仅不会,还会想这个人是不是图谋不轨?我得戒备,距离他远一点。
所以,我以为:书要自己亲自读才好,因为这是你和作者思想碰撞的机会。每本书里都能映射出一个不同的你,从而构建完整的自我思想体系,以至于影响自己的行为。
那么书应该怎么来读呢???小爽从以下几个问题来回答你:
一、读书小白从何开始读书?
我建议从自己喜欢的好书开始阅读。
这里头两件事情,一是喜欢,二是好书。
喜欢,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万事万物,只有你心里生出喜欢的样子,才能投入其中。
但喜欢也不一定就好,比如很多同学喜欢游戏,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又做不到像人家真正的电子竞技的成员们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却因为喜欢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还要好,要方向正确。
没有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该怎样去读书,怎样吸收最快。我们都是先读起来,再不断改进提升的。
我是从去年年中开始,基本坚持每天都读书的。刚开始读时候,我的书架里都是关于女子传记的书,有张幼仪、陆小曼还有三毛等,也读了三毛的三四本原著作品,之后读了一些经典名著如《红楼梦》等,再往后慢慢转型到读关于理财的书、关于管理的书等。
我们可以从人物传记或者家书开始阅读,一是因为贴近生活,容易产生共鸣;二是因为故事性强,不知不觉就投入其中了。
在转读书类型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难以读懂的情况。每个字都认识,连到一块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这样的也算是常事。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资料查询来理解,或者把书先暂时放一段时间之后再读。
比如,我转读名著的那段时间,一本《红楼梦》读了一个多月,这是我读的最持久的一部书了。名著的文字真的很深刻,在读到第一章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读不下去了,这时候怎么办?我是这样干的:在喜马拉雅上查关于红楼梦的解说节目,一边读一边听,看到不明白的就自行去查一查,就这样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名著都不是一遍能过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多去反复的读,才能领悟其中一二。
有时候读不懂也是因为自己的道行还没到这个位置呢,尤其对比较专业的书籍,硬读也是没有用的。那我们就可以放一段时间,先去找相关的简单的书籍来读,等到自己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再来接着读这一本。
当你拿到一本新书的时候,怎么能知道这本书是不是属于自己这个级别的呢?
1、查阅简介与前言。每本书的前言,我都是要读的,这里面包含了一些作者创作的背景与想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一本书。而目录是展示了一整本书的结构体系。这两者结合起来,已经可以初步判断出来你是不是对其感兴趣了。
2、上网查一查关于此书的书评。其实,我不会在初读每一本书的时候去查书评,但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制作年度读书清单的已经做了这件事情了。我的2019年读书清单上,一个月四本书,每一本书都是我在网上看到大家反复推荐过的、书评比较不错的,才这么敢于直接放到书单里去。
3.小篇章试读、选读。读书,本来也不一定要从头开始每个字都不落下的去通读,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试读或者选读其中一些章节,如果你读完这些章节觉得还不错,那可以从头来精读一遍。
总之呢,你不要怕读书。读书这件事,跟你看电视、看电影或者玩游戏一样,是有乐趣的事情。要让自己先在读的路上,再去反复思考读的好的方式,不必一味地追求速度和有用,往往无用之事在你最关键的时候能起到大用!阅读小白也不用怕,先从简单与喜欢入手,一步一步来。
二、什么时间读书好呢?
只要在读、在吸收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能适合读书。有两个时间段值得推荐一下:
1.早起阅读。
那些年读书时,课程表的第一项都是安排的早读。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早上是我们吸收的比较好的时候,经过一整晚的休息,我们的记忆会相对比较高效一些。而且,早起,相对来说会有一整块的时间,比较安静又不容易被各种琐事打断,做起事情来都是事半功倍的。所以,早起读书对很多人来说,真的值得一做。
2.碎片化时间阅读。
很多人说我实在早起不了啊,平时又比较忙,怎么办呢?那还有碎片化时间可以利用的。
我因为之前早起是跑步的,读书这件事就放在上下班通勤的地铁上、午饭过后午休之前来做。
有人会问了:在地铁上读书时,人声嘈杂的你怎么读啊?
我每天会在上车之前带上耳机,耳机里播放的是我特意去搜的适合读书安静的纯音乐,帮我排斥掉外界的杂音。有时候,心情比较浮躁,我会闭上眼睛先让自己舒缓一下心情,再去打开微信读书。
在《精要主义》中,作者说一个人要构建自己的行为体系。什么是自己的行为体系呢?就是在你有意识的变化之后,将一个好习惯变成无意识的驱动。像我现在,上地铁前已经完全不需要提醒自己去打开音乐和微信读书了。我的身体已经帮我记忆了这个功能,下意识就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只管认真阅读就可以了。
只要你想读,时间都是自己排挤出来的,之前我和很多朋友聊,他们说自己也会有在等公交、等人的时候去读书的习惯。优秀的人都有一套优秀的行为体系,我们都要构建这样的体系。
三、读电子书好还是纸质书好呢?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热爱纸质书一页一页翻起来的质感,也有人热爱电子书携带方便。
过去,我一直是用微信读书来阅读的,但是最近这几天也买了纸质书来读。
用微信读书,是因为我大部分时间在地铁上读书。地铁上的情况你也懂得,早晚高峰人挤人,实在是不便于纸质书的携带,那使用微信读书就很方便。
买了纸质书,是发现周末不出去玩的时候(最近休养期,暂时没有旅行安排),有很多整块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这时候,读书吸收会很快,一天就可能读完一本书,这时候电子读书显得很弱,还是纸质书好一些。
所以,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式读书。但,读电子书的时候,要注意用眼哦,保护自己的视力,可以买个kindle类的阅读器,更好一些。
四、如何保证自己阅读之后的吸收与巩固呢?
1.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与标注
你在什么时候会对一本书吸收的特别好呢?当你认同作者的观点与之产生共鸣时。
相信每一个读书的人都有过那样的感悟:当读到某一句话时,觉得这就是为自己而作的句,就是在写自己,心里会由衷地感叹一句,作者真是懂我呀!这时,可能你就可以和作者尝试着成为朋友了,也就到了你吸收能力最强大的时候。
我在读书时,每每心里产生这样的共鸣,就会划线做笔记,并且写想法。写想法,就是把与作者共鸣的那部分,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写下自己心中所感所想。这样子一来,心里就会觉得印象深刻,因为这就等同于你已经用自己的经历与之附和了。即使你没有完全记得那句原话是什么样子的,你也知道这本书里有一个地方,和你所想一样。当你需要使用的时候,就能明确翻找到这个位置,然后取出使用。
我们以前都听过一句话叫:读书,先要将其读厚,再将其读薄。先读厚与后读薄的过程,都是自我思考的过程,思考加标注,更有利于我们的吸收。
2.读完全书写书评、写感悟
很多人说,我没有写过书评啊,怎么办?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行,怎么办?我该说点什么呢?
没写过,没有关系。你完全可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好不容易读完了一本书,怎么可能什么想法都没有呢?哪怕第一本书在读完之后,就只有三两句话的感悟,那也写出来。因为不开始,永远不会有长进。
不要担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当做给自己留个小记录。大胆去写,只有开始写了才会慢慢知道自己哪里写的不好,可以从哪里改进。但是你永远不开始,也就永远不会写,哪里还谈写的好,吸收的好呢?
写书评、写感悟的过程中,你也可以挑选一些金句,特意去写关于这句话的想法,就如同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以便让自己记忆深刻。
3.多去分享,巩固学习
小爽有两种分享的方式:一是每天早上在自己的社群和雪峰的自媒体社群里做“今日分享”;二是当自己读到一段特别好的话,或是一个好的自我精进的方式时,截取出来,分享给朋友们,并且写三点对于这个分享自己的思考。
分享这个方式好在哪里?一开始,我也是没有体会的,但实际坚持了很久的每日分享之后,我意识到这对我巩固知识有很大的作用。
我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找适合分享的句子。因为是在自己以往的读书笔记里找,这个过程,我就会浏览很多很多之前做了笔记的句子。每到一个句子,就需要问一次自己:这个句子适合分享吗?不适合?接着下一个。虽然这个过程只是简易的浏览,但是对那些笔记也算是另外记了一次,还对它们作出了评判。当选到合适的分享的句子时,斟酌过后挑出来,把它写在自己的便签里,在前面加上当天的日期,再标注来自于哪本书或是哪个作者。发到自己的社群里,会读一遍,有没有写错,再发到雪峰的社群里,再读一遍。
这一个小小的分享,我不仅大量浏览巩固了很多个原先做的笔记,又精于一句反复去读。不印象深刻都对不住自己每天分享,而且这个过程还利于别人的学习,是一个既利他又利己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现读现分享也是很好的方式,不过就要写自己的思考分享出来。这跟一边阅读一边做标记是一个道理,也是巩固。而且在分享之后,大家会对此有一些自己的讨论,你也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二去的,就吸收啦。
4.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可执行的知识执行起来
为什么有的人读书可以改变一生,而有的人读书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呢?这就在于,你是不是真正将书中可以执行的东西用在现实生活了?
读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
记得自己在读《小狗钱钱》时,书中钱钱让吉娅写梦想清单并且坚持每天记录自己的成功日记。我看到之后,说干就干。
很快,有了自己的梦想清单,同时还制定了一套详细的2019年计划。
我也想要记录属于小爽自己的成功日记,可是该记录些什么呢?我无从下手,因为生活实在枯燥乏味的很,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可以称之为成功的。
我就不断想,没什么成功的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办?
突然,好像有一个声音在脑海里响起来:没有成功的事情,你可以创造成功的事情呀。是的呀,我可以创造。
所以,成功日记被我变换了模样,成为了“每日坚持”。当我每天成功坚持一件小事的时候,这些事情就可以成为我自己的今日份成功。
这个小坚持成为后来我每天生活的小动力,帮助我更好的前行,这个记录也就成为自己开启手账之旅的初始模样了。
有很多人也很热爱读书的,读了许多书,生活却还是过的一塌糊涂。因为他们把读书和生活完全分开了,潜意识里觉得书里写的东西离自己很遥远,所以读书只是读,生活照原样子过。但实际上,要想有所改变,就要融合书里的东西,让他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我真的觉得,书里的宝藏很多很多,有时候你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时,读一本书读的就可能知道答案了。不要觉得我是在过分夸大哈,真正与书为友的人肯定知道这个感受的。
五、如何记录自己的读书笔记?
个人建议读书笔记还是电子存档比较好一些,这样便于你在各式各样的场景下查阅。
至于使用哪种工具,我觉得适合自己就好,不必过分追究。工具发明出来,都是为了便捷我们的。如果一个工具或者说一个软件在你使用的过程中让你觉得各种不适,那就去挑选适合自己的。前提是:你要自己真真切切的使用过。太多人是自己根本没有去用就diss人家的软件,你都没有用过,又有什么话语权呢?
我自己的话,是在使用印象笔记,特意分配了读书笔记的文件夹(也是刚刚启用)。
一开始想的很美好,要为自己构建分类,将书里关于不同方面的笔记提取出来,放入不同的文件夹里。事实证明: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1,没有充足的时间;2,没有分类的明确划分;3.一本书里的笔记太多没办法做的。最后我干脆,直接按照书本来记录笔记,以书本为维度,记录每本书里的金句,使用时,直接上相关书籍笔记里查找就OK了。
我有时候也会在手账里记录笔记,这种的也可以拍成照片做电子存档。画思维导图也是一样哒。
笔记要记录的,有时候,浏览笔记等同于复读一本书啦,可不能忽视呐。
亲爱的小伙伴们,赶紧去开启你的读书之旅吧,愿你在书中找到另一个自己!
作者:小爽姑娘
标签:IT程序员|终身写作者|自律践行者|户外爱好者
写作、理财、手帐、自律、户外,成为你的畅聊知心人。欢迎你来和我链接!
微信公众号:藏故事的酒巷
个人微信号:shuang2036488375
期待成为你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