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舒适圈”话题热度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宣扬“打破舒适圈”的理念。
理性认识自己,理性看待问题,不盲目跳出舒适圈,在熟悉的领域里慢慢接受挑战,接纳更多新事物,才是理性的选择。
01切忌盲目打破舒适圈
盲目的跳出舒适圈,跳入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不仅可能让自己承担身心受挫的痛苦,而且还有可能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
演员佟大为就曾经在《我就是演员》节目的舞台上做过的“走出舒适圈”的尝试。
他在节目中,和梁静合作翻拍喜剧《夏洛特烦恼》。
在这之前,他没有在喜剧这个领域尝试过。
评委姜思达评论道:“当我在看这段表演的时候,作为普通的观众,我自己的体验就是笑不出来。”
台下也有评委表示:“这是佟大为走出舒适圈的表现。”
姜思达反驳道:“我们在强调说脱离舒适圈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舒适。”
“作为一个喜剧,你总要有让观众惊喜的地方。但是看了这个版本的《夏洛特烦恼》,我会觉得有一种遗憾在。”
节目组也对其他演员进行了“是否应该走出舒适圈”的采访。
李冰冰说:“其实演员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着各种挑战,但总不能挑战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完全不可能打破自己的事情。”
演员秦昊也不赞同跳出舒适圈,他说:“你没必要让赵本山去挑战陈道明的角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许多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通过一步步的努力,踏踏实实的走到了现在这个高度,终于找到了对于自己来说身心舒畅,怡然自若的舒适圈。
这本身就很不容易,为什么我们要轻易放弃呢?
前不久,作家蔡澜在微博上与粉丝互动。
粉丝问道:“请问如何才能走出舒适圈?”蔡澜反问说“为什么你要走出舒适圈?”
粉丝追问,“大家不都这么说吗?带着舒适圈里,早晚会被社会所抛弃。”蔡澜微微一笑,淡淡地说:“把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生活习惯妖魔化,真的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盲目打破舒适圈,跳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完全是自讨苦吃。
真正聪明的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将事情做到极致
02“原地踏步”确实是自我催眠
安逸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陷阱。
日本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的主人公玉子可谓集“废柴”“啃老”“死宅”这些名词于一体。
23岁的玉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返回家乡,成为终日懒散度日、百无聊赖的“家里蹲”。
她父亲开着一家体育用品店,家乡的人来买东西时,只要向她打听她什么时候去工作,她就会变得很焦躁。
有一天去倒垃圾,看到自己的老同学青春自信,眼里充满了羡慕。
但是她回到家后,还是只知道吃喝、读漫画、打游戏……
23岁的玉子在往后几年都重复着这样的状态。
她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却日复一日陷在舒适区里,不能自拔。
一只脚陷入安逸的泥潭,被拽住的往往是整个身心。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所谓“原地踏步”不过是自我催眠,如果不能激流勇进,终究会被潮水吞噬。
自然界有一种“杀人蝠”,这种蝙蝠,能将驴杀死。
一开始,蝙蝠落在驴子身上,驴子会本能地驱赶。但只要蝙蝠用其细小的舌尖轻轻舔一舔驴子,驴子立即会产生痒乎乎的快感,就再也舍不得不驱赶它了。
于是,蝙蝠就开始吸食驴子的血,一只蝙蝠吸饱后另一只蝙蝠继续吸,直到驴子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干血死去。
“舒适”往往带着毒药,看似无关紧要,紧要时却会要人性命。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才有永恒的舒适。
就像《三十而已》里面说的:“人不担心后路的唯一方式,就是将前路走长。”
蔬菜水果要保鲜,爱情要保鲜,我们自身也要保鲜。
和生活共同进步,就是自身保鲜的关键。
03聪明的人懂得扩大舒适圈
奥运冠军刘璇是奥运冠军,是演员,是主持人……
她拥有很多的身份,每一种身份的取得,都来之不易。
她说:“垒山不止,就是幸福。”
她不断的扩张舒适圈,将很多种身份完美嵌入自己的人生,不断攀登。
正如李诞说:“我们应该要扩大舒适圈,不是跳出舒适圈。如果我们要追求进步,就尝试活在舒适圈的边缘上,慢慢地你会发现,走着走着舒适圈就会越来越大。”
聪明的人,内心沉稳踏实,不打乱现在的生活节奏,同时不断接触新事物,慢慢地扩大大舒适圈。
扩大舒适圈,能站得住脚下,清楚自己的能力,找得准定位,即使输了也不会一败涂地。
扩大舒适圈,才看得到远方,不断接受挑战,不被时代抛弃。
画长人生的轨迹,才有更丰盈自由的内心;
画大人生的圆,才有更大更宽阔的视野。
人生路上,愿我们都对生活保持敬畏之心。
我们不辜负自己,生活就不会辜负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