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作者: 长恩在 | 来源:发表于2022-06-15 05:28 被阅读0次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朱柏庐先生用这句话教导人们,见到他人有灾祸、有不幸,千万不可以有幸灾乐祸的心。

        人的祸患是不幸,见到别人的不幸反而还要起喜幸心,觉得好像很欢喜。在现实生活中,这类型的人很多。

        他们幸灾乐祸,就是把灾祸当成可喜可幸的事情,说明最喜欢灾祸,喜欢灾祸,灾祸肯定跟随着他,不就是自己去邀请灾祸上门吗?所以灾祸其实都是自己招来的。

      真正智慧的人,心中常生祝愿别人化解灾难的心,见到人家有祸患不是生喜幸心,而是生怜悯心、生同情心、生救助的心。即使自己可能能力达不到,没办法能够化解别人的灾祸,都要尽心尽力,起码发出一种愿心,祝愿他人离开灾祸,随分随力伸出援手去帮助。

        佛家、道家定论常存此心则功德无量。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会顺理成章。反之,祸患无穷。凡事祸患多的人,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人的祸患,来源于心理不健康。也包括人的种种缺点。人所犯的种种错误中,最不该错的就是见到别人的过失、别人的缺点,而生喜幸心,生了喜幸心,将来自己一定会有祸患。

        他人有了灾祸。连喜幸的心都不可以生,更加不可以生愤怒、斥责、批评的心,要将别人的过失看成自己的过失,见人之过如己之过,用宽恕自己的那种心去宽恕他人、体谅他人,这就是积德,而且阴德就大了。

        如果见到人家有缺点就不留情面去指责,使别人痛苦、使别人不安,这样的刻薄心,就不会有福的。

        用心观察 ,把他人的不幸,当成是自己的快乐,简而言之,就是幸灾乐祸。每个人身边有可能会有喜欢幸灾乐祸的人,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场合,比如说职场、商场等就隐藏着不少这类人。

        建议远离这类人,并将向大家介绍这类人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以便能大致辨别。如果能提前做好防范的话,相信能够避免一些糟糕的事情。

        极端的幸灾乐祸的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隐蔽型攻击性人格。俗称披着羊皮的狼。

        他们会先装作好人靠近你,在抓住你的把柄后突然开始威胁,用羞耻感和罪恶感来控制他人。

(特别提示:请正确理解,是极端的幸灾乐祸,不是指难得有一次幸灾乐祸的心情就会被定义为披着羊皮的狼。)

        伤害自己最深的人。就是所谓的亲密朋友。因为他很了解你的一切,换句话说,他知道你的致命穴位。一旦伤害你,就没有你翻身的机会。

        我总结过: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句话也许古人说过。

        经常应该提醒自己,有没有幸灾乐祸过?由于什么事情幸灾乐祸?应不应该幸灾乐祸?作为人,百分之八十都会出现幸灾乐祸。定义一个人,一定要区分开幸灾乐祸的性质。

        第一,厚此薄彼、党同妒异,这算区别对待型:为了增强自己属于某个集体或小团体的想法。

        认为自己所属的一方是幸福的,他方不幸的。为了提高自己所属一方的价值,为其他人的不幸而高兴的人,

        通俗点说,在自己的团队赢了的时候高兴,他人的团队输了的时候说:“哈哈,活该你们输。”

        当自己的团队赢了的时候,高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没有必要特意为别人的团队输了或者出现了遗憾的情况而高兴,去指责和嘲笑。

        这类人永远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偏颇,甚至充满攻击性。只有自己所属的集体可以得利,其他集体一得利他们就不开心,其他集体一出现问题他们就会开始揶揄(讽刺),定义他们出问题的原因就是他们“活该这样”。

        第二,损人利己,尖酸刻薄,这算竞争对手型。这类人,他们对比自己做得更好的人感到嫉妒。

        区别对待型的情况是,“其他集体都无能为力”、“其他集体都在做恶毒的事情”,但他们认为自己是天下的最大正义,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他们用某种集体来区别感情;而竞争对手型则是对他人比自己做得更好的行为产生嫉妒。

        当比他更成功或更优秀的人,想要挑战新事物的时候,他会说出拖后腿的话,说这样做绝对行不通,不会成功,目的是阻扰他人。他没有能力做就不允许别人做,但如果对方做的事成功了,比他更加优秀了,他就会讨厌这些人,从而继续言语攻击他人。

        而一旦对方失败,他们不会安慰对方,而是会持续言语攻击对方,希望对方永远不会比自己成功或优秀,永远不要挑战新事物,打击对方的气势和自信心,这样自己就能一直站在优势方“俯视”他人,做他人的老大哥。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个人试图挑战新事物时,周围却有人没有理由地在背后说批评性的坏话,那么就最好不要接近这类人。

        第三,自称,正气凛然  不吐不茹,这算正义型。这种类型是最恶毒的类型。

        区别对待型和竞争对手型的这两种类型的话,如果他有时间看着别人失败,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指导他改变心态,让他自己也一起努力,这样还能有改变他的想法。

        但是自称正义型的人,是如何也无法被改变的,或者说很难很难改变他们的想法。

        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为了社会,为了大众而攻击他人。因为自己是为了大家而做的,攻击他人说粗话也没关系,即使是诽谤中伤也认为那是正义的铁锤,以扭曲的正义为动力,为他人的不幸而高兴。

        我们都知道做正确的事情是很棒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折磨他人。

        正义本来就是根据所站的角度不同而变化的,但最危险的是自称正义型的人,他认为自己是为了正义而做的,自己所做的事情总是正确的,从而做出惩罚他人的行为,当对方不幸时,他会对此感到高兴。

        如果你在生活中或者网络上遇到这种人,可能你还和这类型的人对过线,但不论怎么摆事实讲道理,对方就是听不进一点你说的话。所以我们推荐无视这类人,因为连心理医生都改变不了他们的想法,我们就别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了。

        聪明的朋友一定发现了,这三种类型的人,区别对待型、竞争对手型、自称正义型所做的事。

        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所属的集体可以得利,其他集体一得利他们就不开心,开始打压。

        他们不允许其他人比自己优秀,如果别人比自己做得好就会嫉妒,并开始各种阻扰他人进步。

        他们自诩自己做的事情是正义的,是为了拯救众人,所以才会制裁他人。

        厉害的是,三种类型全占了,他们在明显地做着隐蔽型攻击性人格的人做的所有事,这还真是“自由”,自由到精神有问题的地步。

        那么我们除了远离他们还能做什么?我们都知道和精神有问题的人讲道理是说不通的,唯有自己变强,强大到能对他们进行降维打击,才能让他们不敢再上蹿下跳。

        像这样,因为别人的不幸而高兴,或者因为逼迫别人、欺负别人而更加高兴的人。避开属于这三种类型的人,可以大大降低我们被这些麻烦的人骚扰和纠缠的可能性比较大。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朱柏庐先生的这句话。即使自己做人的座右铭,也是量“三种类型人”的尺子。

        与这三类人不要打交道,可以帮助前两类型的人改造,让他们也积德行善。当然,后一类型的人,尽量争取帮助 。

相关文章

  •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 教子要有义方 “教子要有义方”“教”就是教训,教导子孙一定要有“义方”。 “义”就...

  •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居身务期质朴 “居身务期质朴” “居身”就是立身处世或修身。 立身处世,...

  •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勿饮过量之酒” “勿饮过量之酒”,勿,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的意思。饮,喝,有时特指喝酒。过...

  •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与肩,从字面上理解是指挑货郎担的。我认为不只是指挑货郎...

  •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兄弟,有以下九种解释: 第一,同父异母、同母异...

  •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恃,别认为,别依赖。凌逼,侵凌逼迫。 这句名言是...

  •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狎昵”是讲过分的亲近。“恶少”,就是少年恶霸。 ...

  •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遇到贫贱的人故意做出骄傲、看不起人的态度,其实,...

  •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乖僻”是讲我们的性格古怪,“自是”是自以为是,也就是人常常...

  • 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这句话是讲不可以为了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宰杀牛羊鸡鸭这些动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领悟《朱子治家格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gg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