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还是某位大家,曾写过一篇《论思想的养成》,不记得是谁了。但是依稀有一些印象,想谈谈关于思想的浅意。
什么是思想,我理解的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法宝、是增加智慧的路径、是个人修身养性成长的一个标志。
第一、现在思想很宝贵的,很多人不一定有思想,包括我在内。因为思想犹如一颗参天大树,要扎根沃土,要生长枝叶,还要开花结果。很多人根都扎不深,思想当然也不会有深度。
现在很多明星、一些公众人物,一些企业,出了一些问题,一个道歉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公众淡忘了。道歉真的就那么厉害?道歉就是一把万能钥匙吗?事后会不会依然我行我素?是不是怀着真诚?道歉的当时,也许是真诚的歉意,那么过后,依然如故。这就是道歉的思想意义?亦或是舆论的声讨还是自发的出自内心的歉疚?
思想在于能否落叶知秋?能否见微知著呢?我觉得一个人的人格达到纯粹与才德深厚,是可以的。佛家讲究开悟、道家讲道,应该就是具有思想的标志。那么思想的生成,是解决自身问题之所在,所以思想是为自身疑惑、自身遇到的问题而生发的。
第二、作为学习才能生出思想,这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学习亦复如是。要是没有思想的人,他的脑袋中,犹如一头迷失方向的小鹿,遇到问题惊慌失措。我有时候对一件事生疏,就是这个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悲哀。可是仅仅依靠书本,终究还是别人的思想,这拿来主义固然用得好,没有自己的亲身实践、亲身体会观察、思辨的能力,还是一辈子胡思乱想,终究是不能让思想落地生根呀。
第三、勤动脑,一个人的思想生根发芽,不外乎勤思考。孟子说:“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源。”只要把自己的思想运用,把自己的脑筋多开动多锻炼,那么什么东西都可迎刃而解。
明嘉靖(公元1529年1月9日),战乱平息,王阳明拖着病体起身回家,却不幸病逝于归途的船上,客死他乡,孤苦无依。
王阳明临终之际,有所感应,对身边的弟子周积说:“我要走了。”弟子泣不成声,问道:“先生,有何遗言?”王阳明泰然回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言毕,安详合眼。
那么此心光明,是否就是指天地万物之宇宙苍穹,都在我心复见光明?
胡适在大学教学的时候,提出了三个问题,以此来检验自己是否存在思想,放在今天,仍然受用:
1.照你自己经验上讲,有何可称为思想的事实?
2.在福尔摩斯探案中,用科学方法分析出来有何可称为思想的事实?
3.在科学发明史上,有何可称为思想的事实?
我们读书不能读死书,要讲合用。在西安国共合作时,毛主席听说蒋介石喜欢读线装书,他微笑着对蒋介石的秘书说:“我也喜欢读线装书,不过我读书比他还绝,比他还狠,他读书没有读出书以外的东西,怎么跟我斗?”
这就是活学活用书本的知识,在书本之外,尤其要锻炼脑力,运用思想。有了思想,才能有条理有方法地去解决我们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