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章节里,作者依旧没有具体去讲述这七个习惯,而是追本溯源,探究习惯的真面目。
作者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咋一听很抽象,看完那张图,便豁然开朗。仔细一想,原来真就这么回事。
知识是基础,它告诉我们做一件事的目的和意义;技巧是工具,是帮助我们实现的手段;意愿则是驱动器,没有它的驱动,我们只能原地踏步。
如此一来,如何养成一个习惯,便是一目了然了。例如,我们要养成每天读书一小时以上的习惯。
首先对于这个习惯,知识就是“我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每天读书一小时。”技巧便是“我要怎么去做”,每天晚上八点到九点是我的固定阅读时间;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阅读;我们还可以设定闹钟提醒自己;这都是我们为自己寻找的技巧。而意愿,是让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们从书中得到心灵的平静;从书中学到各类知识等,甚至只是觉得阅读的过程中很快乐,这些收获都激励着我们的阅读意愿不断加强。
这是我看完作者的观点后自己的理解,至于具体要怎么去做,相信后文会有更深入的介绍。
随后,作者又建立了一个模型,将人类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依赖期的我们还是个孩子,我们享受着父母的庇护,而他们也左右着我们的行为。
独立期的我们长成了青年,我们具备生存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完成目标,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
互赖期的我们四十不惑,我们更趋向于合作的力量,我们懂得利用彼此的智慧和能力。
“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关于这个成长的模型,突然也受了一点启发。因为依赖的惰性,我们过分强调独立的重要性,甚至觉得独立自主是一生追求的目标。
可是我们忽略了团队精神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更高。
这一点让我想起了婚姻。年轻时,我们总以为爱情是婚姻的全部。可是如果你去了解老人,会发现他们只是希望能有一个人陪伴左右。当某些突然事件发生时,不会措手不及。
人的社会性,注定了最终走向互赖的状态。
最后,作者还提到了一个自然法则——“产出/产能平衡原则”。
假设有一台机器,每天不断运作能生产一万个零件,那么这一万个零件就是它的产出,至于产能,就是这台机器生产零件的能力。这里需要稍微动一下脑筋,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产出时即时效益,即在某一个时间我能获得多少,产能更重视持续性,它追求的是长远的产出。
我们都知道设备都是有寿命的,为了每天得到一万个零件,我们可以让这台机器24小时运作,而或许,两个月这台机器便故障了。如果我们每天只生产六千个零件,剩余时间可以让设备得到充分的休息,它可以使用一年、两年甚至更长。
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迷雾中,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未来。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最常见的,是我们总是用健康去换金钱、换一时的纵情享乐。
读到现在有一种感觉,这本书所阐述的观点都是很浅显易懂的,有些道理没有看这本书时我就已经明白了。可是自己就是串不成体系,也没办法像作者一样写成书。
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不是这些知识,而是学会思考,学会通过总结,将知识连成体系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