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年底只是有个想法,到2015年断断续续的初步尝试,2016年的合作探索,2017年的实体公司落地,联合发展,联合上市计划差不多已经走过了2年。(关于联合计划的起源点击这里)
2年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个中滋味,值得写一本书了。
实体公司落地之后,意味着深度联合的规范化,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
上市不是终点,只是一个阶段目标,真正的目标是一份事业,一份长久的事业,一份具有使命的事业。
关于创业板上市的条件,网上有很多介绍,多余的不说,几个关键点:
1 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
2 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三千万元。
3 应当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其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境保护政策。
如何达到这几个关键点?靠的是200个合伙人。
200个合伙人只是一个数字目标,也许100个合伙人,也许50个合伙人,就可以实现这几个关键点。
从营业收入上来说,200个合伙人,平均每人实现25万,100个合伙人,平均每人实现50万,50个合伙人,平均每人100万。
在考虑到利润,把平均营业收入在基础上提高50%。
对于企业级服务来说,平均营业收入的目标并不高。
主营业务是什么呢?
主营业务是toB的市场,是企业级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具体的业务不在阐述,之前的文章有详细的介绍,欢迎索要。
每个合伙人擅长的业务领域,行业领域有相同,有不同,大的方向合伙人都是一致的。
实体公司已经落地,正规化运营,职业化发展。
主营业务、营业收入目标已经确定,下一步做什么呢?
下一步计划在全国落地实体公司或者办事处,让合伙人各自的资源能够联动起来,能够更好的产生市场价值,资源如果产生不了市场价值,等于就没有资源,只有将资源转换成市场价值,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
做toB的市场,缺什么?
一缺客户,无论你的产品有多好,单靠口碑发展还不够。
二缺人才,企业级的客户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沟通,跟进,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不仅仅要熟悉产品,还要熟悉企业的管理,能够站在经营者的角度来协助客户获得发展。
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已经有方法,怎么执行是关键。
有人说还缺资金,资金是必须但不是必要的条件,企业发展的阶段没有不缺资金的时候,就算是一个上市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一样缺资金。
有客户,有人才,资金自然会有。
我们也要寻求风险投资,达到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一步一步走扎实。
合伙人的门槛是什么?
1 至少熟悉一种企业级的产品或服务
2 具有开放的心态
3 奋斗者
4 抗打击
5 能够一起出资在当地成立公司或者入股伙伴已经存在的现有公司(入股需要从共建共养销售团队磨合起,资金打入伙伴已经有的公司)
联合创业,联合上市计划需要分步骤来磨合和实施,具体怎么做以后在写。也欢迎来一起探讨。扫码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