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大人不让吃泡面,说不健康。当然我们知道大人们禁止食用的垃圾食品名单还很长,像辣条,像果冻。而实际上大人越不让,我的欲望越强烈。所以我把对垃圾食品的喜好分为两部分:一半是口味,一半是过度的禁止。
在我高中的时候我开始寄宿。寄宿的生活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的选择权和处理权。
我突发奇想试过单纯用零食来度过一餐。或者一次性泡面吃到饱。(当然,这个因人而异,至少对高中的我而言,这是极少的尝试)
可是我发现,当我放纵自己的欲望,过度的零食泡面并没有使我获得等价的满足。比如我现在饿了,吃一包泡面,我很开心,觉得刚好,觉得下次还会想尝试。但是我觉得,既然一包泡面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等于十,那我多吃一包,多吃两包,会不会多加10,多加20呢?
结果想必各位都可以想象得到,一包泡面是满足,两包三包无节制,得到的是反胃,是想到泡面都厌恶。
我想把这里的泡面概念化。这里的泡面不是具体的,是抽象的。这里的泡面以下特质:
第一,这是可以让你满足和感觉到愉悦的
第二,但是如果过了度,便会发生质的改变。
第三,质的改变具有极端性的特征。要么是好的极端,要么是坏的极端。
第四,一般情况下,是处于平衡的中间位置。
第五,一旦你企图将其由中间位置,往极端的好移动。这时候往往会变成极端的坏。
第六,该变化大多具有时效性,时间会让其回归平衡。只是长短是相对而言的。
时效性是后面强加的,强迫症,喜欢整齐。
因为我觉得时间本来就是维持空间秩序平衡的工具。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一切事物,黑暗光明,都可由时间改造。直至平衡。
好,再回到现实。其实上面讲的这些用一个成语就可以概括。叫物极必反。
你喜欢吃某种特定食物。这时候你处在愉悦的平衡。该食物可以使你产生愉悦感。但是你天天吃夜夜吃,你想将其往好的极端移动。可是总有吃到看到就没食欲的时候。这时候你开始走向的,却是坏的极端。你不仅不喜欢了,可能还会厌恶。但是如果再给你一定的时间,你又可以重新回复对该食物的欲望。因为你重新回到了平衡。
物质的欲望是如此,情感的欲望也亦然。
大家都知道,再好的感情,也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比如亲情,为什么天天在家待着容易和家人起冲突,离开家一段时间回来后却感觉更和和乐乐。这段刚放假回家时候的各位同学想必深有体会。刚回家像小皇帝,过段时间又开始互相嫌弃。
这时候是物极必反的体现。等你再次离开家归来的时候,时间又让这种情感回归平衡。你想念家,家想念你。刚刚好。
提到物极必反,相关的问题实在太多。像对物质情感的追求,像接人待物的度。如果可以清楚这种平衡,大概可以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吧。
不要得寸进尺,平衡也许比不上梦幻的极端的好。但是这才是真实,这才更加长久。
突然又觉得这种观点有些消极。没有极端会不会失去热情,追求平衡像是求道。没有很用力地追求过什么,没有狂奔呐喊,没有垃圾食品,似乎也不完整。那物极必反对我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大致上是想说如若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欲望的度,本应当美好的事物也可能是潘多拉之心。自制者才有真正自由。
是自己真实的想法,但又不是很信服。也许是自己经历不够罢。那留着以后想起来再修改罢。
仁者见仁。
3/22 01: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