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周语音 | 0901~0907

每周语音 | 0901~0907

作者: 贺村的笔记本 | 来源:发表于2014-09-22 17:28 被阅读0次

    中日海战中清政府为什么失败


    我们总喜欢把一些复杂的事实简单化。这是人类的简化思维在作怪。因为人时间精力有限,没办法认识无比复杂的世界,因此,只好通过简化来认识世界。

    比如说甲午中日海战吧,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失败原因就是,慈禧挪用了海军购买军舰的军费来修建颐和园,这样无能的领导层导致中日海战的失败。

    其实,事实的真相远远远比这个复杂,可以观察思考的纬度也有很多。比如说吧,当时北洋水师的提督是丁汝昌,但是,他并没有学过海战,因此,清政府只好聘请英国海军军官琅威理作为北洋水师的实际领导者。

    在刚开始的时候,在琅威理的训练下,军纪严明,效果很不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洋舰队官兵中洋人和中国人的矛盾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琅威理愤然离职。

    清政府只好,把北洋舰队交给左翼总兵刘步蟾手中。因此啊,在这样一个等级不明,训练无序,是非不清的水师里,即使有再多的先进军舰,也同样无法战胜的纪律严明日本军队啊!


    产品好不是什么决定因素


    很久没有发语音了,昨天试着发了一下,结果就出问题了。本来应该录够六十秒再发,结果到五十九秒的时候,手一抖就发出去了。

    其实,够不够六十秒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我总觉得,要做好一件事还是要有点规矩才好。

    这就让我想起最近一段时间来很多人热衷于讨论的各种思维。比如说,互联网思维、管理新思维等等。好像这些人认为,有了这些思维,企业和产品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我想,他们可能是忽略了产品的重要性;更有可能的是,他们天生认为,产品本来就应该是好的,这有什么可讨论的呢。

    我想,这可能就是两个时代最大的不同吧。在以前的时代里,产品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但是在现在,产品好并不能决定什么,它只是一个企业的基石,而最终的成功则要靠其他方面的因素。


    托马斯·潘恩的贡献


    提起美国的独立战争,人们往往会想到华盛顿,这位开国元勋永远被美国甚至是世界人民铭记。

    其实,在华盛顿之外,有一个人被忽略掉了。他的名字叫托马斯·潘恩。潘恩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常识》,于1776年出版发行。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社会是由我们的欲望所产生的,政府是由我们的邪恶所产生的。前者使我们一体同心,从而积极的增加我们的幸福。后者制止我们的恶行,从而消极的增进我们的幸福。这话说的多好啊!

    其实,当独立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美国人并没有做好彻底与英国撕破脸的准备,他们还在积极的与英王进行妥协,而正是潘恩的这本《常识》,让美国人认识到社会与政府的关系,让他们明白,要想过好美好自由的生活就必须彻底从英国那里独立出来。

    因此,潘恩在独立战争前期对美国人的影响甚至远远大于华盛顿。


    袁世凯印象

    我们大部分人对袁世凯的印象不外乎有这么几条: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他在天津小站练成北洋新军;随后,他担任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再然后,他复辟称帝,仅仅八十三天之后就在全国的讨伐声中忧愤而死。

    相比于我们对他印象的单调,其实袁世凯远比我们认识的丰富。比如说,在他年少的时候,刚刚决定弃文从武,就面临一个关键的抉择。最终,他并没有投奔如日中天的李鸿章,反而去投奔李鸿章的部将吴长庆。

    这看起来不是一个好选择,但正是因为这个小舞台,使他能够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很快,在1884年,朝鲜爆发了甲申政变,作为宗主国,清政府派兵入朝。同时,日本也派兵入朝。于是,中日之间的第一场近代战争开始。

    战争中,袁世凯一举击溃日军,这可以说是他伟大功绩的开始。这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关键时刻的关键决断往往决定着这个人的命运啊。


    至理名言在说谎

    有很多至理名言,在我们刚刚听到的时候,总觉得他们正确无比,但是事后一想,就发现它们根本经不起推敲。

    比如说这句吧,很多人都说年轻人就应该干些没有意义的事,正是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才构成有意义的人生。这话的逻辑真的值得仔细想想。

    再比如说,有人说年轻人不应该随波逐流,与时代靠的太近,而应该坚持自己的独立性。这话让我想起了北洋时代的两位名人。一位是民国第五任大总统曹锟,他原来是一个商人,因为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生意无法做下去,他果断地投靠袁世凯,终成北洋一代名将。

    另一个人是吴佩孚。他中秀才之后,因为与考官之间的芥蒂,做官之路被堵死,只好在北京做了算命先生。不过,他最终选择了融入那个时代,最终登上了时代周刊,一度成为最有可能一统中国的一代名将。

    所以,在我看来,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中,顺应时代趋势往往比所谓的坚持独立性更重要一些啊。


    1910东北大鼠疫

    话说在1910年的时候,东三省爆发大鼠疫,很快就席卷了半个中国。共造成六万多人死亡。

    当鼠疫刚刚爆发时,各国列强,尤其是日本和俄国,坚持向清政府要求由他们独自处理和防治鼠疫。但是,清政府果断拒绝了他们这种不合理的要求。

    中国人这边也涌现出一名杰出的医生,他的名字叫伍连德。伍连德的贡献主要在于两点:第一,他在中国境内第一次实行尸体解剖实验,并搞清楚了鼠疫病毒可以通过飞沫来传播;第二,他选择将死者的尸体火化,并没有采用深埋的方式处理,从而阻断了病毒的传播路径。

    这两点在我们现在看来,其实没什么。但是要知道,在近代中国,这两个做法严重违反了人们的伦理常识。不过,清政府在这两个选择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明,它坚定的支持伍连德做出决断。

    所以,在近代中国清政府的贡献有很多都被蒙蔽了。


    好坏不重要 场景重要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每天早晨大概在七点左右的时候,我会发出一条语音,内容嘛大部分涉及历史。很多人问,为什么要这样发呢?这样的内容好不好啊?有什么意义啊?

    我是这么回答他们的,我说,这样可以帮助我梳理历史知识,加深记忆啊。不过,我心里其实并不是这么想的,或者说不单单是这么想的。

    我想的更多的是:这样可以帮助我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啊。

    你看,考虑一件事情的好坏和对错往往没有多大的价值,而当考虑它的功能和应用场景时,我们才会重新发现它的价值。

    如果我们考虑一个东西时,是从功能和应用场景的角度而不是从好坏和重要性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事实上已经发生了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变化了呀。今天你回复“笔记”两个字,给你看一篇文章,它和今天的主题有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语音 | 0901~09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ju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