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单元复习课》所思

《第一单元复习课》所思

作者: 赤木晴子L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18:42 被阅读0次

今天我又重新听了一遍中国教育电视台《同上一堂课》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练习一》,这节课也是对整个单元的整理与复习,由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数学老师董彦授课,让我重新对复习课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突破。

一、设计环节

我记忆中的复习课的环节是:

(1)展示学生知识小报

(2)总结本单元的重难点内容

(3)进行单元重难点易错点练习题

而董老师这节课环节是:

(1)展示学生纸质版思维导图

(2)展示学生动态电子版思维导图

(3)学习制作思维导图

(4)欣赏视频关于小数历史故事

(5)绘本推荐

二、学习制作思维导图

通过展示学生纸质和电子版的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兴趣,从而进入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去学习制作思维导图。

1、把整个单元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去分别制作;

2、每一部分都按照:抛出主题——典型练习题——总结归纳——形成思维导图

3、大环节里镶嵌着每个小环节,每个小环节之间用“学以致用”的妙招来紧密切换。

三、第一部分:小数的意义

1、抛出主题

你是怎么理解小数的意义的?

2、典型练习题:

(1)你会怎样表达0.32这个小数呢?

生分别表达不同的方式:数线、长度、元角分、面积、计数器。

3、总结归纳

这些方式分别从生活中的计量和直观模型对小数意义进行解读。

4、思维导图“意义”小分支形成

然后又紧接着刚才的不同层面的方式抛出新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通过答案:小数的意义归根结底应该聚焦到计数单位上,就很巧妙的引出了数位顺序表,通过“学以致用”的衔接顺序进入第二个“性质”小分支、第三个“比较”的流程。

四、第二部分:小数的加减法

用同样的环节依次展开,形成“算法”、“算理”、“运算顺序”三个小分支,在这个环节中最让我受益的是算法和算理的总结,又精炼又准确,算法: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退一当十,整数迁移到小数。算理: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

五、用字精辟

整节课语言精炼准确,让我最深刻的地方是用“聚焦”到计数单位上引出数位顺序表,这里的“聚焦”承上启下用到这里太准确了,然后在数位顺序表中又用到了两个字“聚”“化”去表达。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是从右向左不断的扩大,不断的“聚”成更大的单位来计数,而小数部分是朝着另一个方向不断的缩小,不断的“化”成更小的计数单位来计数的。

最后把两大部分内容分支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第一单元完整的思维导图,伴随着思维导图的完成,整个单元的重难点、易错点、练习题也同步结束了。最后通过欣赏视频动画来了解小数的故事,分享推荐有关小数加减法的绘本,再一次激发学生对认识小数的兴趣。以后我们也需要去找一些和课上内容有关的数学故事或者绘本故事分享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

相关文章

  • 《第一单元复习课》所思

    今天我又重新听了一遍中国教育电视台《同上一堂课》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练习一》,这节课也是对整个单元的...

  • 实用贴:新授课时单元复习课与期末复习时单元复习课有什么不同?

    [红顺视点]:新授课时单元复习课与期末复习时单元复习课有什么不同? 期末复习时单元复习课与新授课时单元复习课在课堂...

  • 说期末复习

    新授课时单元复习课与期末复习时单元复习课有什么不同?期末复习时单元复习课与新授课时单元复习课在课堂立意、目标达成路...

  • 复习课的困惑

    复习课,分单元复习课、期末复习课和毕业复习课。这不同的复习课分别上什么?怎么上?为什么要这么上? 上什么:单元复习...

  • 今日所学

    语文课,复习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课文以及课后内容,还有语文园地一。还复习了古诗《静夜思》。还讲...

  • 三下今日教学

    数学 1,复习第二单元梳理知识点,进行测试。 预习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策略。 英语 复习第一单元单词和课文,背诵大小课...

  • 单元复习课

  • 今日所学

    今天语文复习了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复习了这些,数学复习了从第一单元复习到了第五单元,音乐课。

  • 复习课教学(听课和思考)

    改变经验的复习课教学,应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单元复习课。 复习课的内涵: 帮助学生概括单元大概念,抛开课本,学生...

  • 今日所学

    今天语文复习了第一单元。数学讲了第一单元的试卷。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美术课,老师叫我们画白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复习课》所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ld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