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与孩子交谈的时候,常常将自己置身事外,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用理所应当的旁观者角度审视孩子,要求孩子。
这也难怪很多孩子和父母都存在着“沟通障碍”。
有没有想过,当父母以孩子能看到的世界,让孩子进入你带给TA的新世界,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孩子们无限的关爱。
也许,答案就会不一样。
01
蹲下来才是共同聊天的“界面”
与孩子交谈是来自于彼此的分享,是静静地听着对方的呼吸,是真诚地走进对方的世界。
蹲下来,不只是一种仪式感,更是一种拉近彼此距离的行为。
孩子感受到了尊重,对父母也产生了信赖,最终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
02
肢体动作才是情感有力的表达
点头、轻拍、拥抱,一个简单细微的动作,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与认同
有时候,彼此的交谈是希望接收到相同的讯息,是希望能够得到理解与支持。
一个看似很普通的动作,却能够代替众多的语言。
03
交谈不是个人的“演讲大赛”
在个人“演讲大赛”中,“演讲者”内心充满紧张,演讲过程还需揣测台下“评委”的动作和表情。
也许,这样的交谈没有人愿意再来第二次。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来自于彼此的互相交流。单方面的交谈,没有互动,只会拉远与孩子的距离,更无法得知孩子的内心。
04
对话不是语言的“纠正课堂”
有时候,对于孩子的讲话或观点,父母不是很理解,可以这样告诉孩子。
“演示给我看”
“给我详细地说一下吧”
尊重孩子的语言,做到不打断,不干涉。
毕竟,过度“揠苗助长”,只会伤害了孩子的成长。
05
用心倾听是最好的方式
许多父母常常将和孩子的交谈变成了对孩子的说教。
然而沟通却是从耳朵开始的,所以用心的倾听,是与孩子交谈的重要步骤。
请带上耐心,仔细倾听,给予孩子全部的注意力。
让孩子知道你对自己的肯定,而不是忽视或是全盘的否定。
06
认真体会是最好的态度
表达出孩子的感受是与孩子交谈最好的回应。
在孩子看来,原来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想的,原来家人真的是心心相通。
不需要过分的夸奖,就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07
回复恰当的话语
尊重孩子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仔细选择要说的话。
由于孩子注意力集中相对较短,父母回复的语言尽量使用简短的词汇,直接切中主题,达到有效的沟通。
08
停止过度的提问
“为什么?”“那你呢?”
“你怎么不告诉老师呢?”
……
反复的提问只会让终止彼此的交流。
聊天,只有你一句,我一言才是。说太多,即使再温柔相对,孩子也会避之不及。
时光的流逝,彼此的相伴,从小时候的蹲下来到之后的手牵手。
直至未来的挎手前行,都是我们彼此最好的拥抱方。
以上分享的是今天学习复盘笔记。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