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我参加1000天视频演讲+写作挑战的第515天,聊聊拖延这件事。
你有没有过因为说到一件事,和朋友相视一笑的经历呢?比如说,做事情都喜欢拖延。
昨天我洗漱完毕,坐在沙发上,懊恼一天的工作还没做完。收到好朋友的微信。
他说:“最近有点焦虑,有时间不想学习,没时间又惦记着学习,玩的时候不敢痛快玩,学习呢,学一会儿又不想学了。”
他在说自己的状态,却精准地说出了此刻我的烦恼。如果我们面对面聊天,估计我们就会相视一笑了。
“学也学不踏实,玩也玩不痛快”,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或者经历?
曾经我多次“立志”:在每天7点钟起床,半小时用来看书;或者说,我每天要上午完成演讲打卡作业。
结果呢?前两天还很顺利,到了第三天,“哎呀没关系,再玩一会儿再去做也不迟嘛”,到了第四天,“唉,都这么晚了,下次再说吧”。
可是,没做的事,不代表它消失了,会一直搁在我们心里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好像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
比如说,我的工作没做完,在洗澡的时候我会想着它,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也会想着它。结果,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做得不踏实、不痛快。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说有一个企业的员工,生活得一团糟,陷入了迷茫,无奈之下,她就去找心理咨询师求助。心理咨询师听完她的描述之后呢,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决定去喝下午茶。
于是两个人在吃蛋糕的时候,心理咨询师发现,这个人拿起蛋糕,就先把上面的奶油全吃光了。
心理咨询师问她,“你平时也是这样吃蛋糕的吗?”她说,“是啊,我都是先吃奶油,奶油好吃。”
这时候,心理咨询师恍然大悟:这个人不懂得“延迟满足感”啊。
就是说,她吃蛋糕都是挑着好吃的先吃,在工作和生活中肯定也是先做好玩或者容易做的事情。
就像我们小时候吃家里种的甘蔗,一般就着土那头会比顶那头更甜,你会先吃哪头?
如果选择靠土里边,甜的那头先吃,那么,很可能我们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就要学会忍耐,不是一味地压制想玩的欲望,而是把棘手的事情先做完,就像暑假,先把暑假作业先完成,带着已经完成作业后的充实感去玩耍,会玩得痛快。
心理学说,延迟满足是一个我们都能学习的能力。
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个小技巧,在做计划的时候就把难做的事情排在前面。
比如说,我们今天上午的计划里有这样三件事:寄快递、回访难缠的客户和整理文档。
在心里想一想,这三件事哪件事最不好做?就先做。这样就有成就感,再去做其他的事情,会更容易更高效。
第二个技巧,就是把延迟满足带来的好处具体化,例如我们在解决一个困难之后,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奖励自己听半小时音乐,把奖励贴在困难的后面,这样在面对要解决困难的时候就会充满干劲。
自律就像追逐太阳远足,即使间隔中已经看不到阳光了,也不会迷失方向。
这是我努力的方向,继续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