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逗茉莉
我们常常抱怨生活太平淡、千篇一律和乏味,渴望过不一样的生活,看不一样的风景,体会不一样的人情。
有人,动了动嘴唇,一生未付出行动;有人,冲动一时,踏上一段新奇之旅。
于是,抱怨的人,将“明日复明日”留在了唇角;旅途中的人,将“明日复明日”化作了异地无意义的游荡。
法国思想家米歇尔·德·蒙田说:“正如我们看到一些闲地要是肥沃富饶,就会长满千百种无益的野草”,生活无忧又无所事事的人,思想就会像无益的野草,漫无目的地迷失在幻象的旷野中,“骚动中产生的无非是疯狂与空想。”
蒙尘70年、豆瓣7.9分《遮蔽的天空》,一个悲伤男人的冒险故事-01- 骨子里的懦弱,决定了“改变”只是“明日复明日”的徒劳和对现实的逃避。
“人生像是吸一支烟。最初几口你觉得无比美妙,完全没想过有一天它会消耗殆尽。然后你开始将它视为理所当然。接着你突然发现它已经快烧完了。这时,你尝到那苦涩的滋味。”
这是《遮蔽的天空》男主人公波特·莫斯比对于人生的感悟。他在尝到苦涩滋味的时候,踏上了北非的旅途,渴望在未被文明浸染的撒哈拉沙漠找到存在的意义。
波特·莫斯比属于典型的美国大众性格,物质生活优渥,闲来无事找点儿刺激,然后美其名曰:挣脱文明的束缚,让生命回归本初的意义。
于是,他带着妻子姬特和妻子的情人特纳展开了撒哈拉沙漠的寻觅之旅。
旅行之初,波特的宏愿是:改变过去的一切,在撒哈拉重新开始。
有时,人们想去做一件事,跟他实际做成的事情,是有差距的。
婚姻
12年的婚姻让波特和妻子渐行渐远,他希望趁此旅途找回昔日的爱情。
然而,面对非洲男女关系的原初开放,他退缩了。他不愿承受夫妻间因爱而来的情感责任,并以“时机不对、状态不好,作出的判断铁定错误,等到明天或过一段时间,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为借口,“暂时”搁下修复婚姻的念头。
工作
自父亲去世之后,波特便没再工作过,他认为不需要。
抵达非洲第一站——阿尔及利亚北部港口城市奥兰时,他竟重燃写作的念头(因为姬特说他是个作家),并决心为了姬特将写作进行到底。
当他兴致勃勃地将此想法在脑中预演了一遍之后,觉得有些为难。他太久没有写作却又想要完成鸿篇巨作,故而力不从心。于是,波特打算从写日记开始,记录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可现实是,特纳整日缠着姬特,每天的三人行令他烦躁不堪,难以下笔。
最后,波特下定决心:他要不留痕迹地一头扎进沙漠深处。至此,写作这件事,除了他自己,谁也不曾知道它存在过。
寻找存在的意义
波特认为战争和文明毁掉了一切,于是,他来到撒哈拉寻找远离文明、作为人类本身存在的意义。
他在奥兰待了两天,喝酒聊天之余与一个住在帐篷里的女人共度一宿,随后与一对刚认识一天的母子去了波西夫。在波西夫,波特企图与一个盲女谱写情缘未果,然后逃命似的去了艾因科尔发,接着是布诺拉、阿尔及尔,目的只为了摆脱特纳对姬特的纠缠。
波特一路盲目而急促地行进,经过一座座城,却从未停下来看看、体会它们的存在带给他的意义。
有人说,谁都想平平安安过日子,哪个会像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搅个天下大乱?
显然,波特·莫斯比就是这样的人——生活太安逸太顺遂,总想弄出点波澜和水花。区别只在于,亚历山大和凯撒搅得腥风血雨,而波特将自己献给了黄沙。
富有、不用工作、生活简单,成了波特厌倦城市的“罪魁祸首”。朋友的艳羡之语,在他听来全成了责难。于是,他从安逸中生出了悲伤,认为存在没有价值。至少,在文明城市里的存在毫无价值。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悲伤不存在于天性,而是存在于理念。”
柏拉图说,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因此,波特·莫斯比的悲伤是个理念问题,是外在世界在内心投下的阴影。它来自于城市文明。对于非洲原住民来说,他们有的只是生活,脱离生活的悲伤根本不存在。
古罗马诗人卢卡努斯说:无所事事会胡思乱想。
毫无疑问,波特是个被宠坏的孩子,拥有的从不知珍惜,内心永远骚动不安,充满了不切实际的“疯狂”和“空想”。
他想要改变,可天生的懦弱让他缺乏改变的勇气,只能不断地期盼明天会更好;他渴望找到存在的意义,却一味逃避生活、逃避现实、逃避责任,追逐千万公里之外的虚无缥缈。他的寻觅之旅不过是一场“明日复明日”的岁月蹉跎,一种对生活的盲目叛逆,一种不知珍惜的挥霍,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幼稚鲁莽。
蒙尘70年、豆瓣7.9分《遮蔽的天空》,一个悲伤男人的冒险故事-02- 遮蔽的天空是维持幻想与现实的平衡,鲍尔斯为人们预演了打破平衡之后的场景。
《遮蔽的天空》是美国传奇作家保罗·鲍尔斯先生中年的作品,也是他的长篇处女作。据说,鲍尔斯一生只创作过四部长篇小说,但却被《时代周刊》称为“那个年代独一无二”的作家。
此书与《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起被列为20世纪存在主义文学经典。而其在完成之初,却受尽了出版商的冷眼。他们认为它不是小说而更像是一本传记,出于利润的考虑都不愿冒险,最后只有新方向出版社答应出版3500册。
然而,事实证明:是金子,总会发光。好的作品,即使蒙尘70年,依旧绽放生命之光。
鲍尔斯1998年为《遮蔽的天空》写序时,在序言的结尾处写到:“在五十年后的今天,它的生命力已经比它的作者更强。”
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曾评价:“《遮蔽的天空》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伟大小说,一个非常现代的冒险故事。”
《局外人》以荒诞直面现实、以反抗维护存在的真实。而《遮蔽的天空》则是作为旁观者,以冷静中立又坚定不移的目光,观察人们在面对个人价值感缺失时的自我挣扎和走向投降的每一步。
书中几乎涵盖了全部人生问题,爱情、婚姻、旅行、责任、存在价值、人生意义及死亡等等。鲍尔斯像一个残忍的执法者,将我们耐以生存的面具、包装、伪装,一层层撕掉,然后强迫我们赤身裸体地站在镜子前,一览无遗。
美国作家托拜厄斯·沃尔夫说,“《遮蔽的天空》像一场噩梦;这本书的字句太容易让我们迷失其中,因为它暗藏着一种非现实的恐惧。”
鲍尔斯是存在主义作家,他酷爱探寻人们遭遇自我价值丧失之后的彷徨、放纵和堕落。他总是冷静地叙述,残忍地放任,直至绝境,从不试图伸出援手加以救援。
托拜厄斯·沃尔夫说,“这部小说的力量恰恰在于此,它迫使我们直面现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声音,告诉你拒绝责任、拒绝选择的劳苦将带来莫大的自由。”
小说中三个主要人物拥有三种不同的性格,但他们却有一个明显的共同之处:逃避——逃避现实、逃避责任、逃避选择的劳苦。
波特时常困惑:“仰望天空的时候,我常常觉得它是某种固体,替我们挡住了后面的一些东西。”他认为,天空挡住的是黑暗。
作为遮蔽的天空是一种平衡,一种维持着人们正常生活,现实与幻想的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人们便会坠入无边的虚无和堕落的深渊,直至被毁灭。
鲍尔斯为我们彻底展现了打破平衡之后所有可能的结局:
波特渴望远离文明,作者就让他长眠于撒哈拉一座高高的沙山上的一个小小的硬壳里——斯巴的医院;姬特恐惧征兆,渴望逃避选择、任人主宰,作者让她永远游荡在沙漠深处,彻底丧失理性;特纳玩世不恭,作者让他带着愧疚与不安,一直游走在追寻姬特的陌路上而身不由己。
《遮蔽的天空》,我读了三遍,时间间隔一年。而每次阅读,它都会带给我同样的感受——悲伤和恐惧。
蒙尘70年、豆瓣7.9分《遮蔽的天空》,一个悲伤男人的冒险故事-03- 存在的意义由我们自己书写。
人性,最是经不起探究和考验,一旦穿透“遮蔽的天空”,它将注定支离破碎。鲍尔斯将故事放在仿若幕天幕地的一面巨大镜子的撒哈拉沙漠里,如此,人性百态暴露无疑。
看到鲍尔斯为我们展现的逃避现实、逃避责任、逃避选择之后的人生结局,我恍然:人生其实可以平淡一点、轻松一点。存在的意义,可以在生活里找而不需要寻求遥远的异族黄沙。
人是宇宙中的偶然存在,生命之初的偶然性可以由自我塑造、自我成就覆盖,换言之,存在的意义即由我们自己书写和造就。
我个人非常认同,一行禅师的正念修行和活在此时此刻。
此时此刻即当下,当下的生活、工作及与我息息相关的万事万物,就是我存在的意义。
我所理解的存在意义,不远求,只是单纯地享受每一天,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喝茶的时候喝茶。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件事和每一次呼吸。
一行禅师曾说,当他还是个小沙弥的时候,最不喜欢的事就是洗碗。但他必须做这件事。因为,这是他的生活,他的责任。
他回忆说,只有在不洗碗的时候才会觉得洗碗令人非常不悦。而当他真正专注于洗碗的时候,内心却是愉悦的。
他提醒人们,如果一直想着洗碗令人不快这件事,就会为了急于求成而敷衍了事或者压根不打算开始,心里只会一味地逃避,渴望去吃点心和喝茶。那么,等到我们真正享受点心和茶的时候,就又会思考接下来做什么,以至于,点心的可口美味与享用这份美味的愉悦之情都将消失不见。就好比波特·莫斯比,一路逃又一路追,结果一无所获。
人生好比洗碗。我们洗碗只是为了洗碗本身,为了完全地感受洗碗时的每一刻。正如,我们活着只为了生活本身,感受生命的鲜活和作为人类踏实的存在,不逃避不抗拒。如此,才不会留下遗憾和悔恨。
时间是进步的,宇宙是流动的,我们的生命在这变动不居中生生不息。每分每秒我们的身体、脚下的土地、呼吸的空气都是不同的,都是全新的,因此,我们若能尽情享受每一天,便是在享受生命的新奇和存在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