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随笔 八

作者: 向阳人家 | 来源:发表于2020-03-15 11:29 被阅读0次

    读诗词,使胸有锦绣,让心容万川;让自己不空,使人生不寒。

    说到“离愁”之眼,古人诗词多以“秋叶夜雨声”为蕴。

    公元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苏轼由定州贬往英州,未至,再贬至恵州,途中抵江西赣州登郁孤台,夜宿造口,写了一首《木兰花令》,词下题: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子由即其弟苏辙(千古月篇《水调歌头》其题下亦序“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语,可见“千里共婵娟”实乃亲情之意)。词曰: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樽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梧桐叶上三更雨”一句应是化用自晚唐温庭筠的《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其实,北宋其后的南宋周紫芝《鹧鸪天》亦是着“离愁”之眼,蕴“梧叶夜滴雨”之声: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亦是同样化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秋夜梧雨声”的意蕴化用者,前有北宋早期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后有南北宋之交的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继而南宋赵长卿《一剪梅》:霁霭迷空晓未收。羁馆残灯,永夜悲秋。梧桐叶上三更雨,别是人间一段愁

    再有元代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叶上秋雨声”之蕴展“离愁”之眼,后人化用不少,不止此些例用,同样一个“声”蕴,所别之处在于用词高下不同。秋夜三更人不寐,梧桐叶上听雨声,一看就是失眠症患者,现代人失眠了只能数“一只羊、二只羊、三只羊......”,一直数到天亮。而古人失眠却是“梧桐叶上三更雨,声声到天明……”,极尽愁眠之能事,意境高下立判,手法妙拙即分,此诗词之功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随笔 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tc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