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家感悟
为什么“吃肉”“杀人”也能成佛?

为什么“吃肉”“杀人”也能成佛?

作者: 本来生态第0度音程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08:47 被阅读38次

    此篇全部功德回向给作者,转发和有缘看文的同道

    题引:

    一天深夜,林则徐正在家里读书。

    忽然听到窗外传来打斗声,过了一会又平息了。林则徐急忙出去查看,只见一个丑和尚正在院里掘地起土,准备埋一具尸体。

    仆人惊呼:“和尚杀人了!”

    和尚笑曰:“和尚不杀人,和尚杀杀人者!”

    林则徐恍然大悟,原来......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因此,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自全。)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1、首先,讲一个商业界著名的“哈里逊”事件:

    1933年,经济危机如病毒一样侵袭了美国所有的企业

    哈里逊纺织公司更是雪上加霜,因意外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当时3000多名员工都悲观地回到家里,等待着公司宣布破产,等待着“失业”这个瘟神临门。

    在漫长而无望的等待中,他们突然接到了董事会的一封信:

    向全体公司员工继续支付薪酬一个月。

    在全国经济一片萧条,人人罹患“失业病”的时候。

    这个消息对员工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他们既意外又惊喜,纷纷打电话向董事长亚伦•傅斯表示感谢。

    一个月后,正当他们为了下个月的生活发愁时。

    又接到公司的第二封信,董事长宣布:

    再次向全体员工支付薪酬一个月。

    3000名员工接到信后,他们的感受不只是意外和惊喜,而是热泪盈眶。

    第二天,他们纷纷拥向公司。

    自发地清理废墟、清洗机器。

    有的人还积极去外地的州区联络已经中断的货源。

    三个月后,哈里逊公司竟然奇迹般地死灰复燃,重新运转。

    2、当时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这样描述这一奇迹的:

    员工们使出浑身的解数,日夜不懈地卖力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小时。那些曾经劝董事长亚伦•傅斯领取保险公司赔款一走了之和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的人开始服输。”

    现在,哈理逊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公司,分公司遍布全球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

    美国《幸福》杂志曾将其评选为:人们最愿意在其中工作的100家美国企业之一。”

    3、在经济危机中,许多企业家都选择了领取保险公司的赔款,然后销声匿迹。

    唯有亚伦•傅斯选择了“外其身”,选择了将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结果:

    其他的企业纷纷关门倒闭,哈里逊纺织厂却在破产的洪流中岿然不动,得以“身存”。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外其身”反而能“身存”呢?

    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过一个“需求层次理论”。

    将人类的需求大致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

    第一层:生理需求。

    第二层:安全需求。

    第三层:归属需求。

    第四层:尊重需求。

    第五层:自我实现需求。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分析一下哈里逊公司为员工们做了什么?

    第一,继续发工资,保障了员工们的生活,即生理需求。

    第二,没有宣布破产,保住了员工们的工作,即安全需求。

    第三,危难时不抛弃不放弃,赋予员工们一种家的感觉,即归属感。

    第四,连续两个月发放工资,不提任何条件。员工感觉到自己被需要而且被尊重,即尊重需求。

    第五,当一个人以上四点都满足的情况下,就会萌发出自我实现的需求。

    也就是说:

    员工们会主动的、自发的去挑战自我。

    以一种猎奇的、创造的、审美的心态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解决身边的难题。

    从而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以及荣誉感。

    5、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心理收入。

    什么是心理收入?

    顾名思义,心理收入与物质收入相对。

    物质收入,即是工资、奖金、福利等等,为人带来外在的价值。

    心理收入,指的是满足感、荣誉感、成就感等等,为人带来内在的价值。

    换一句话说:

    哈里逊公司为员工们提供的不仅仅是物质收入。

    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员工们提供丰厚的心理收入。

    这就是哈里逊公司成功的原因的所在。

    企业界的人士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叫:

    “高薪留不住高管”。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合格的高管在某种程度上,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也就是说:

    相对于物质收入而言,他们更看重心理收入。

    如果心理收入太低,他们就会失去成就感,最终选择辞职。

    6、

    而哈里逊公司的行为,相当于一次性满足了员工们四个层次的需求,

    为什么“吃肉”“杀人”也能成佛?

    从而有效地激发了所有人追求第五层次的冲动——自我实现。

    如此一来:

    员工们就会将公司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

    这恰好证明了精神分析大师弗洛姆的一个观点:

    人之所以坚定不移地会从事某项工作并达成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目标的达成,

    会反过来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需求。

    7、

    老子这一章给我们的启示就是:

    对自己要“外其身”,对他人要“存其身”。

    对自己要“后其身”,对他人要“先其身”。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在利益面前:

    把自己放在外面,把他人放在里面。

    把自己放在后面,把他人放在前面。

    哈里逊公司的董事长亚伦•傅斯就是如此实行的:

    对待自己:“外其身”“后其身”,从轻考虑,最后考虑。

    对待员工:“存其身”“先其身”,着重考虑,优先考虑。

    所造成的结果:

    用大仲马的话说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这不是正好印证了“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吗?

    1、

    其次,再讲一讲军事界巴顿将军的事迹:

    巴顿是美国著名的传奇将领,他跟中国的战神白起一样,身经百战,从无败绩。

    在二战时期,被称为“凡尔赛区的不败将军!”

    他的作战风格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就是四个字:身先士卒。

    每当攻下城池时,他总是冒着枪林弹雨,率领第一批先锋部队进城。

    每次两栖作战时,他总是首先跳入浅滩,率领第一批士兵们登陆上岸。

    他曾经为自己的作战理念,做过一次形象的表述。

    他把一根湿面条放在桌面上,用手指去推,说:

    “领导艺术就是这样,你从后面是无法将面条推向前的,面条会从中间变弯。前线的士兵也是这样,除非有人率领才行。”

    2、

    有人或许会问:

    巴顿提倡的身先士卒,这分明是“先其身”怎么能是“后其身”呢?

    这种问题,就属于被文字的表象所欺骗。

    老子所谓的“后其身”,意思是:

    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把自己的利益放到后面。

    而“身先士卒”的行为:

    本质上就是敢于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士兵的后面,敢于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所以,身先士卒其实是一种“后其身”和“外其身”的行为。

    如果将军能身先士卒,那么士兵必定会争先恐后,所向披靡。

    所以巴顿才会说:

    “如果士兵们知道,将军也同他们一样有被子弹击中的危险。那么他们就会从心眼儿里敬重他,愿意听从他的命令。”

    这就是巴顿之所以成为美国军神的原因。

    其实巴顿将军用兵之道,只不过是祭出了三千兵法中的一点皮毛。

    在中国古代,早已经诞生了更加全面而透彻的统帅理念。

    3、

    《太公兵法•龙韬》里就有这样一番对话:

    周武王问姜太公:“我想让三军将士,攻城争先登梯,野战争先赴死,该怎么办?”

    姜太公说:“将领有三个要点 。”

    武王曰:“愿闻其详。”

    姜太公说:

    隆冬不穿皮裘,夏天不摇扇,雨天不撑伞,与士卒共寒暑,这叫礼将。

    行军经过艰险的关隘,跋涉于泥泞道路时,将领一定要放弃骑马,与士卒共劳苦,这叫做力将。

    宿营时,全军都已驻扎完毕,将领才能就寝;士卒饭菜都熟了,将领才能吃饭,与士卒共饥饱,这叫做止欲将。

    所谓的“礼将”和“力将”不就是“外其身”吗?

    “止欲将”不就是“后其身”吗?

    所以姜太公最后说:

    “如果将帅与士卒共寒暑、同劳苦、一起饥饱,那么三军自然振奋,作战必定争先赴死。”

    这不正是老子所说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吗?

    1、

    第三,再讲一个政治界曾国藩的故事:

    1854年,曾国藩奉命讨伐天平天国。

    他凭借自己的人脉和威望,麾下迅速聚集了一大批人马。

    但几个月过后,幕僚们都渐渐离散。

    后来发现,这些人都纷纷投奔到了另一位湘军首领胡林翼的门下。

    曾国藩大惑不解,就问赵文杰:“众人皆出于我门下,奈何尽归胡公?”

    赵文杰対曰:“人人都有私心,跟着你一不能升官,二不能发财,不走何待?”

    曾国藩又问:“那该当如何?”

    赵文杰于是说了一句名言:

    “合众人之私,方可成一人之公。”

    2、

    幕僚们为什么选择弃曾投胡?看两组数据就一目了然了。

    在1854年,曾国藩攻下武汉:

    保奏人数是三百,受封赏人数是百分之三。

    在1856年,胡林翼又夺回武汉:

    保奏的人数是三千以上,受封赏人数将近百分之三十。

    如果你是幕僚,你会选择追随谁呢?

    3、

    显而易见,曾国藩犯了一个书生意气的错误,他以为凭着“道义”两个字就能感召天下人。

    他对将士们求全责备,用人和奖赏都十分严格。

    再加上施政严苛,以致于湖南军民诚惶诚恐。

    最后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曾剃头”。

    赵烈文一眼就看出曾国藩这种痴人说梦的空想,所以提醒他说:

    “苟唯贤杰以天下为己任,流俗之情大抵求利耳。”

    4、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每个人都有私心,所谓圣人亦不例外。

    区别在于:

    圣人的心里装的是一个“义”字,常人的心里装的是一个“利”字。

    故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但是“义”与“利”真的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吗?非也!

    所谓义,是利他,是天下之大利。

    所谓利,是利己,是个人之小利。

    也就是说:

    圣人的私心装的是天下之大利,常人的私心装的是一己之小利。

    所以,“义”与“利”其实指的是同一件东西,“义”只是“利”的别名。

    故墨子曰:“义,利也。”

    5、

    因此本章可以理解为:

    天地不自生,为众生而生。

    圣人不自利,为众人谋利。

    也就是老子在第四十九章中所谓的 :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受到批评后的曾国藩后来幡然醒悟,痛改前非。

    对部下小胜必赏,细行必嘉。

    体察幕僚之私心,谋求众人之利益。

    不遗余力地推荐和保举各路能人贤士。

    自己则不争功不贪名,甘居人后。

    几年后,他的幕府便成为了当时的“神州第一幕府”。

    以至于造成朝廷之上“名臣能吏,半出其门”的局面。

    6、

    曾国藩为什么虚怀若谷,甘当众人的垫脚石呢?

    他写给江忠源(湘军初期统帅)的一封信中说:

    “大局糜烂至此,不欲复执守制不出之初心。

    能尽一份力,必须拼命效此一分,成败利钝,付之不问。”

    曾国藩所谓的“成败利钝,付之不问。”

    不正是对“外其身”和“后其身”的生动阐释吗?

    无论曾国藩是诚心实意也好,虚情假意也罢。

    他最终也成就了自己的功名:

    官至两江总督,封一等毅勇侯,位居晚清中兴的四大名臣之首。

    这不是正如老子所说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吗?

    1、

    当然,以上的三个事例。

    侵染了一层功利的色彩,沾满了一种世故的气息。

    如果仅仅以此来解释老子的思想,未免望文生义,甚至有故意穿凿附会的嫌疑。

    那么我们不妨来听一听佛门里的故事,站在世外净土的角度,重新认识一下《道德经》的庐山真目。

    2、

    明朝末年,民间的起义领袖张献忠嗜杀成性。

    史书记载,他“屠戮生民,所过郡县,靡有孑遗”。

    有一天,张献忠的军队驻扎在一座寺庙外。

    破山禅师孤身前往营地为民请命,希望他别再屠城。

    张献忠对破山禅师的名声早有耳闻,于是故意叫人抬出猪肉、羊肉和狗肉。

    说:“你和尚敢吃这些,我就封刀!”

    破山禅师说:“老僧为百万生灵,何惜如来一戒!”

    当下席地而坐,破戒开荤。

    张献忠见状,只好遵守了“不屠城”的诺言。

    可能“吃肉”这种事情在普通人看来,简直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但是在佛教徒的眼里,“吃肉”虽然没有“杀生”罪大恶极。

    不会堕入十八层地狱,但同样也会造成等同于“杀生”的恶业。

    3、

    宋代高僧愿云禅师曾写过一首在佛门中广为流传的《截杀诗》,就代表了这种思想。

    诗曰:

    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夜半声,夜半声,怨深似海恨难平。

    欲消世上刀兵劫,莫把苍生作肉羹。

    可见在佛门中,吃肉是因,杀生是果。

    两者因果相报,循环无休止。

    正是“吃肉”使得众生“怨深似海”,以致于冤冤相报,杀业不断。

    所以,“吃肉”所造的恶业,也是十分深重的。

    如果“杀生”应该被判死刑,那么“吃肉”起码是无期。

    4、

    可能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

    凡夫俗子贪心多欲,出家人则清心寡欲。

    其实这是一种美丽的错觉,因为人人都有欲望,包括佛教徒。

    所不同者在于:

    凡人的欲望,是获取名声、利益或者权力。

    僧人的欲望,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如果让一个百分百虔诚的佛教徒破戒开荤,

    其难度之大,其需要愿力之深,无异于让一个亿万富豪裸捐,而且还要终生保持穷困。

    佛家所谓:

    “大海虽大,不容死尸。佛海虽广,不容犯戒之人。”

    如果套用耶稣的一句话表达就是:

    肉食者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骆驼穿进针眼还难。

    那么,现在我们或许能够理解,

    破山禅师为了“百万生灵”而放弃“如来一戒”的举动,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多么的望不可及。

    他为了众人的“婆娑世界”,甘愿放弃自己“极乐世界”。

    这种大仁大勇的大乘觉悟,绝非凡僧俗尼所能参透。

    5、

    譬如十九世纪时,在欧洲的大西洋上,有一艘大型商船遭遇了海盗。

    船长组织所有的水手和男性船员,一起协力抵抗。

    那时候海盗劫船都十分残忍,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神秘性,基本不留活口。

    当时船上有二十名僧侣, 全部端坐在一个角落里持珠念佛,一动不动。

    一个水手跑过来说:“佛祖是不会来救你们的,你们应该拿起武器自救。”

    一个僧侣回答道:“我们是出家人,不能开杀戒。你们去抵抗海盗吧,我替你们祈求佛祖保佑!”

    最终,经过惨烈的打斗,海盗被击退,水手们也伤亡惨重。

    而在中国同样有一个和尚,在面临这种“杀生”还是“持戒”的两难选择时,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拿起屠刀。

    6、

    鸦片战争期间,素来阻扰“禁烟运动”的清朝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力主议和,于是派人暗中刺杀主战派的林则徐。

    一天深夜,林则徐正在家里读书。

    忽然听到窗外传来打斗声,过了一会又平息了。

    林则徐急忙出去查看,只见一个丑和尚正在院里掘地起土,准备埋一具尸体。

    仆人惊呼:“和尚杀人了!”

    丑和尚笑曰:“和尚不杀人,和尚杀杀人者!”

    林则徐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丑和尚之所以院內露宿二十余日,是为了斩杀前来行刺自己的刺客。

    于是他执意邀请丑和尚进屋喝几杯酒暖暖身,丑和尚婉拒道:“我持酒戒,素不饮酒。”

    林则徐问道:“大师为何不持杀戒?”

    丑和尚笑曰:“能杀人,方能救人。”

    ——《清稗类抄•义侠》

    7、

    可见,真正的和尚都有大慈悲,大情怀。

    并非是终生埋首山林,不问世事,置天下黎民百姓于不顾的匹夫匹妇。

    也就是说:

    在盛世,和尚有光大佛法的责任。

    在乱世,和尚有拯救苍生的责任。

    所以《大智度论》曰:

    “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

    弘一法师当年在抗日战争时也曾说过一句名言:

    “念佛不忘救国。”

    同样的道理,念佛也不能忘了救人,这才是真正的大乘真义。

    8、

    我们现在假设:

    如果进入西方极乐世界需要门票的话。

    那么船上的二十名僧侣一定排在最后,甚至连领门票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僧侣们的行为就等于是:

    让别人杀生,自己偷生。

    让别人下地狱,自己上天堂。

    他们这种小鼻子小心眼的境界在佛们属于小乘,最多也就修成罗汉,做一名自了汉而已。

    与大乘菩萨的境界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与佛陀的境界更是相差百千光年的距离。

    而吃肉的破山禅师和杀人的丑和尚一定排在最前面,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西方极乐世界的掌管者阿弥陀佛,曾经在如来佛祖面前发过四十八大宏愿。

    他的每一个宏愿都蕴含了普度三界众生的愿望,四十八宏愿一天不实现,他就一天不成佛。

    这跟地藏王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决心,在佛门中可以说是日月同照,相映成辉。

    破山禅师和丑和尚又何尝不是“渡人在先,渡己在后”呢?

    这不就是老子所说的“外其身”和“后其身”吗?

    9、

    假如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太平洋的彼岸,那么:

    小乘者的修行就相当于是奋尽全力地游泳,只渡己不渡人,所以叫自了自度。

    大乘者的修行就相当于是费尽心力地造船,既渡己又渡人,所以叫慈航普度。

    初一看,似乎是小乘者距离彼岸更近,到达彼岸更快。

    但是小乘者的成佛之路,波澜无数,惊涛时有,成功的几率其实万中无一。

    大多数人最终都体力难支,只能游到某个小岛上勉强做一名罗汉而已。

    大乘者虽然表面上笨如愚公,但是他们经过多年的参悟与修行。

    当有一天造出佛法的巨轮时,就能够“直挂云帆济沧海”,飞渡到彼岸世界。

    也就是说,在佛门中恰恰像破山禅师和丑和尚这样的大乘境界者。

    往往最先修成正果,最先开悟成佛。

    用老子的话说,不就是“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吗?

    佛教最伟大的领袖释迦牟尼,同样是历经了类似的万千劫数才修成了如来佛祖。

    10、

    据《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记载:

    释迦牟尼成佛之前,为了救渡众生,一世又一世地轮回行善。

    某一世,释迦牟尼转生为一位商主叫善御,与五百位商人一起去大海求宝。

    当满载珍宝的商船返航时,善御在夜里得到海神托梦。

    得知其中一位商人起了邪念,正在谋划杀掉船上的所有商人,将财宝占为己有。

    于是善御陷入了沉思:

    第一,我若不管,五百商人将会被此人谋杀,此人也会因杀业而坠入无间地狱,不得超生。

    第二,我若告密,这五百商人一定会杀死此人,五百商人同样会堕入地狱。

    第三,我若自己杀了此人,就触犯了佛教戒律中第一戒:“戒杀”,自己也会堕入地狱。

    怎么办呢?

    善御思前想后,日不能食,夜不成寐,整整斟酌了七天七夜。

    最终决定:

    自己破戒,哪怕在百千劫中,获地狱报亦当忍受。

    于是,善御自己杀死了那个萌生邪念的商人。

    当然,这个故事听起来恍如天方夜谭。

    但信者自信,不信者也不必斥之为迷信。

    将其当做神话寓言即可。

    11、

    释迦牟尼佛正是凭着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心,世世渡人。

    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了被人万世敬仰的如来佛祖。

    所以,想修身成佛就必须做到法外有情,心中无我。

    即是老子所谓的:“无私”,“不自生”,“外其身”和“后其身”。

    公元713年,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圆寂前最后一次开坛讲法。

    众弟子们痛哭流涕地问道:

    “正法眼藏(即禅宗心法),将传付何人?”

    慧能说:“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六祖坛经•第十品》

    其实慧能大师临终前的这八个字可以理解为:

    有道者皆无心,无心者方能得道。

    什么是无心?无所求即是无心。

    不求名、不求利、不求七情六欲。

    不求智慧、不求成佛、亦不求西方极乐世界,甚至不求“无所求”这个念头本身。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无心”的时候,才是他最接近“道”,最接近“佛”,最接近“神”的时候。

    所以苏格拉低说:

    “你需要的越少,就越接近神。”

    释迦牟尼在《金刚经》里面也讲到: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开悟成佛的意思)”。

    如果用老子的话说,不正是“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吗?

    1、

    最后再来探讨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

    因为从古到今有太多的文人学士看了这一章之后,都不禁掩卷深思,仰天长叹:

    “老子简直是阴谋家的祖师啊!”

    那么,老子真的是一个阴谋家吗?

    2、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段文字:

    “设使我当得成佛时,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若不一致赞叹称扬我名号者,我即不取无上正觉。”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

    假使有一天我即将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上的一切诸佛。

    如果不异口同声地歌颂我,称赞我的名号,那我就不成佛。

    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就好像在说:

    若没有人歌颂我,我才不要成佛!成佛了多没意思啊,简直无聊透顶!

    你听到这句话是什么感觉?

    一定会想:

    “这是哪个和尚说的了?想出名想疯了吧?”

    3、

    其实这句话就出自《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也叫《阿弥陀经》。

    说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阿弥陀佛本人。

    这是阿弥陀佛尚未成佛时,在如来佛面前发下四十八大宏愿中的第十七愿。

    但是,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人指责阿弥陀佛名根未除,利欲熏心呢?

    因为佛教徒们都明白,阿弥陀佛只是在描述一种现象。

    他的本意其实是:

    如果世界一切诸佛,都不称赞我的名号。

    说明佛法没有被普及,众生也尚未被普度。

    那我就不能成佛,还要继续弘法渡人。

    4、

    那么,老子的这一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老子也同样是对事情的现象,进行一种语言上的素描,何曾教你阴谋诡计了?

    刀能杀猪,能伤人,但同样也能砍柴、能切菜。

    刀本身,并无善恶之分。

    持刀者,才有好坏之别。

    老子的《第七章》和阿弥陀佛的《第十七愿》,不过是一把刀。

    关键在于,持刀者是选择一念成佛,还是一念成魔。

    所以,除非你认为阿弥陀佛是在教你沽名钓誉。

    否则的话,你就不能说老子在教你欺世盗利。

    至少就本章而言,凡是推定老子为阴谋家的人,即使不是有心栽赃,也必定属于无意的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吃肉”“杀人”也能成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ur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