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框架简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框架,这个精神框架中包含了各种东西,比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性格模式,处世方式,信仰等等一些人的精神核心问题。这些核心问题搭建在一起组成了人的核心框架,人的一生都在维护,发展这样的框架。因为这是人精神的核心,自己所拥有的精神的核心。
精神框架与真理的关系
首先要明白人类所认识的真理是相对的,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很多真理都会有所不同,这样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早已论述的很清楚了。
精神框架中大多数是普适的真理,还有一些是相对的真理。所以对于个人来说,对于他所处的立场来说,精神框架所包含的是完完全全的真理(对于静止状态来说)。当然,人都是在运动中的,当所处的立场发生改变时,其中所包含的相对的真理也很有可能转化为相对的谬误,这是必然的。
人为何要维护自己的精神框架
首先它是自己的,无论对与错,它是自己的。其次,精神框架是自己存活到现在所依赖的精神基础,是自己精神立足之本,即便有瑕疵,那也要去维护它。
精神框架的冲突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两者的精神框架绝对是不同的,但两者是有交集的,当没有交集的部分接触时,就会发生冲突。因为两者都认为自己所认识到的是真理。对于冲突的一方来说,无非有三种结果,成功,失败或者对峙。若成功了,那是很好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精神框架的延伸和输出,若失败了,那便是精神框架的萎缩和削减。(例子:一代教父的精神框架和二代教父的精神框架在社会中的自然选择;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精神框架的冲突,无论家长愿意与否,家长总是有一种原始冲动想要将自己的精神框架输出给孩子。)
个体精神框架的更新与发展
个体的精神框架是不断发展的,这是毫无疑问的。精神框架的雏形,取决于形成初期的外部环境。在今后的长期发展中,精神框架不断地更新与发展,最终处于一个较稳定的阶段,此时精神框架的发展已基本趋于成熟。
在不断的更新过程中,是要不断地推倒重建的,而有的成熟的部分是很难自己去否定的,更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强制去否定,这无异于精神自杀,因此必须需要强烈的外部刺激,才能摧毁这部分趋于成熟的部分,当然强烈的外部刺激只是逼迫自己去否定自己,强烈的外部刺激,加上自我的精神自杀,必然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精神疾病,甚至肉体自杀。因此博士生是一个高危人群,患有抑郁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6倍以上。这和科研的性质有关,科研数据是检验成果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而数据很多时候和自己的理论预测不相符,因此要不断的进行推倒重建,久而久之,便出现问题。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老人都固执己见,因为他们的精神框架已经趋于成熟,因此很难做出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