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人劝我要吃得亏,不要去争什么。老话也常说,吃得亏打得堆。言下之意,与世不争是处世之道。
总体上,我赞成“不争“的处事之道。但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也必须正确认识”不争”,明确“不争”其实是有边界的。
“不争“绝对不是“不诤”。不争,非人云亦云,非和稀泥,不是没有自己的主张、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判断,也不是不表达自己的意见。相反,要敢于直面问题,结合自己的思考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敢于直言不讳,且对不平之事敢于仗义执言,作诤友,建诤言。在这个角度上看,“诤”,实质就是代表了一个人的公正性,反映了一个人根植于心的“义理”。“不诤”,就是不做鸵鸟,不做把头深埋进沙中,自己蒙蔽自己的事。
“不争”绝对不是“不真“。”真”,是这个世界的稀缺资源。论“事”,不真即假;看“人”,不真即伪;反映到话语上,不真即谎;体现在行动上,不真即虚。大话虽真,空话也不假,套话仍属无错,但于事、于人、于物没有意义,也属不真的范畴。假话漫天飞,谎言遍地是,当然更应该杜绝。所以,不争,绝对不是要你去戴上一副假面具,说言不由衷的话,做表里不一的事。
“不争”绝对不是“不征”。很多人把不争理解为对现实的妥协,理解为保守僵化,理解为自我钝化。但这不是不争的本来指向。路是走出来的,事是干出来的。人生如征途,总是要迈开脚步向前走。前行路上会有坎坷,会有荆棘,会有泥泞,也会有险坡……都得去面对。“征”,代表跨出去的勇气,代表大步走的坚定,代表不变向的韧劲,流露的是拨云驱雾见日月的豪气。如果人人都因“不争”而“不征”,世界将会停顿,社会将会止步。
那么,“不争”到底怎么做?我以为,“不争”,是不把自己的利益摆在其中,不为个人的利益而纠结、而彷徨、而焦虑,进而避免矛盾、冲突乃至对抗,防止不和谐、不协调、不顺畅。简而言之,“不争”,是不争“利”,而非不争“气”、“理”和“义”;是不过分在意结果,而非没有意见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