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一,过年大家都有互相拜年的习俗,彼此恭贺祝福,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如愿以偿,实现美好的愿望。
古时“拜年”原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遇有同辈好友,也要互相施礼道贺。 现代的我们已经简化了古时的繁文缛节,只保留了彼此之间的问候和祝福。
这种祝福时至今日,已经简化成了群发祝福。就是编辑好一条微信,群发给微信里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再一种人,就是给认识的朋友拜年,编辑一条微信,微信里除了套话,如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等,让人看起来无感的话外,还添加一些表情符号,只是发给不同的人改写不同人的名字,更有甚者就是直接发一张带有祝福语的图片,这样的拜年微信,让人看了麻木无感。因为,对方看不出你的真诚。一份情谊不用心维护,时间久了自然会淡漠。
记得在过去,没有电话的时候,人们都是见面拜年,大家聚在一起,聊生活,聊工作,聊学习,聊八卦,家长里短,天南地北,无不透着一种暖暖的情意。后来有了电话,打电话拜年,多年未见的朋友也能忆往昔峥嵘岁月,再看今朝,聊的一个通透。
再看看今天的我们,拜年多动动手生怕伤到手指头。如果我们能为每位朋友,认真真诚的针对他情况编写一条暖暖的微信发给他,我想当他在群收微信的海洋里,看见你这样一条为他量身定发的微信时,一定会被你的真诚所感动。因此,我们不要怕伤了手指头。
我们这样的拜年不但使人情变的冷漠,也让我们的思维更趋于简单了。
现在人拿起手机除了看一些无营养的心灵鸡汤外,就是看一些娱乐小视频。尼尔·波兹曼曾说过,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我们喜欢不用动脑子的群发微信,我们喜欢不用动脑子对着娱乐小视频。这样长久的持续下去,我们不但冷漠,还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一档娱乐节目,其中有一名男嘉宾,平时喜欢读书写作,交了个女朋友,开始女朋友不同意,他每天给她写一封纸质的信。一年下来写了300多封信。最终抱得美人归,自己还出了一本书。
现在人自从有了手机后,很少有人会写信了,能手写纸质的信就更少了。写纸质信时,会边思考边写,它会让你的语言跟着思维走。这样即锻炼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又让看信的人觉得你是个温暖的人。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让自己做个温暖而智慧的人,温暖自己照亮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