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假回家,路过边房(潮汕民居,作客房或厨房用)时看到了放在里面的红色自行车,随口问妈妈这车还能骑吗,妈妈却说可以啊,只是现在都没什么机会骑了。说起来这也是刚发生3、4年的时间,电动车在这个小镇的普及率度到吓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两部。妈妈的专属电动车是前年的年底买的。而家里仅存的那辆自行车,是上大学第一年回家时,逛街的时候我和哥哥买回去的。
妈妈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买的,漂亮的带有花纹的暗红色,印象中当时很高兴,我不小心把车子弄倒时真吓坏了(新车啊)。但这辆车,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却又不知摔了多少次,不知修了多少回,不知多少日夜,载着妈妈,承担着这个家。家中条件渐渐变好,妈妈也不再那么劳累了,那辆漂亮的自行车却因为不怎么使用而渐渐老化。看着生锈和苍老车架(还焊接过一次),我认认真真的琢磨了好一会儿,问了一下妈妈:这车可以卖了吗?妈妈简单的说可以啊。接着却跟我一样看着端详起这辆车来……
在妈妈的红色自行车之前,家中是还有一辆自行车的,不过那是爸爸的专属,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骑不了它,车子太大、太高,够不着。惊奇的是,十多年的时间里,它的链子几乎没有修过,爸爸似乎也为此很自豪。直到把它卖掉之前,它到底坏过、修过多少次,有哪些经历,这些都只有爸爸才能说出来。要说我对它的记忆,那就是小时候从车子上狠狠的摔下过一次,那次连爸爸都弄伤了(脚卡住了前轮,向前翻了出去)吓坏了一起骑着车子的妈妈。
第三辆车子是爸爸买给姐姐的,作为她升上初中的礼物,那是一辆原来可以变速的车——买的是二手车。 镇上的中学里家里还是有些远,姐姐得到车子的时候也是很开心。但车子带来的快乐也许并没有那么多,高二的时候迫于生活压力,姐姐辍学了。几年的艰苦经历帮了家中很多很多,对妈妈和爸爸,对她的两个弟弟。但等到家中条件逐渐好转,那个在辍学时红着眼睛哭鼻子的姐姐,却变得开开心心,去年还嫁人了,了却家中一件大事。
似乎姐弟三人上初中的礼物都是自行车,给哥哥买的还是当时的最新款,带弹簧的,但这辆车的质量却很遭,不到两年就几乎报废,也差不多这个时候,身边的很多东西都开始变得便宜但是质量却越来越差。我似乎是有过一辆自行车的,但只骑了一年,上到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走路去学校也只需要25分钟不到,走了一年多考到县里的高中去,往后就只有周末回家才偶尔骑自行车了。
等到上了大学,连自行车都看得多了。但大学第一年,过得虽然开心,却掩盖不住回家时把很多东西都当作“旧事物”的心情。说起来,城市的人每天走的路真的不少,城市里一公里并不远,而这个距离在我家的小镇,是绝对用自行车解决的。在城市走了半年多,回家时偶然的跟哥哥逛街去了,路过了单车店,突然想妈妈的车子似乎很旧了。于是两人摸着口袋一凑,骑着一辆红色的单车回家了。
是礼物吗?也许是吧,只记得妈妈听到说这辆车送给她时,是笑得很开心的。那一年,除了爸爸的暗绿色自行车,家里还放着老旧的暗红色自行车,还有一辆新款的红色自行车。而现在,原来放自行车的地方放着黑色和白色两部电动车,红色自行车却被放到房间里。放假回家,或许可以去骑一下。

网友评论